東向出海通道時間較長,而空運費用過高,這一「物流困局」曾制約著中國西部地區的開放發展。
在此背景下,一條國際大通道登上歷史舞台——中國、新加坡依託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共同打造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簡稱陸海新通道)。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通達世界各地,縮短了西北、西南內陸省份貨物出海所需時間。
縮短的時間背後,是廣闊的機遇。四川如何乘著陸海新通道的「東風」,深度開拓東南亞市場?「可以將新加坡作為落腳點,利用新加坡國際貿易港的優勢輻射東南亞。」2月2日,新加坡駐成都總領事陳子勤在接受紅星新聞專訪時表示。

▲陳子勤
強強聯合,綠色和數字經濟合作空間大
2022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超過5.6萬億元,穩居全國第6位。「四川的經濟優勢加上新加坡在國際貿易的強項,將進一步點燃陸海新通道沿線的活力。」陳子勤表示,過去三年中,沿線貿易流量穩步增加,充分說明了陸海新通道的廣闊潛能。
新加坡有「花園城市」之稱,在環保和氣候變化領域有著積極探索,而中國同樣致力於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陳子勤認為,綠色經濟領域是兩國最具潛力的合作方向之一。
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他同樣看好兩國未來在此領域的合作。
人員、資金、信息等要素資源,需要通過高質量的平台加速融合。「上個月,我在成都參加了 『成都國際創新創業大賽』 ,很高興看到有50餘家來自新加坡的初創企業想在成都一展拳腳。」陳子勤希望,這種交流能夠成為雙向的,舉辦賽事、共建創新中心、開展研究項目等都能提供良好的平台。
擴大「朋友圈」,讓世界認識成都
衝破山川阻隔,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潛力需要被世界看見。
「當互聯互通改善後,企業將敏銳地計算如何最大化利益。」陳子勤認為,這條通道將釋放更大的能量,推動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加速重構,許多跨國公司將在沿線重新布局。為此,他們將有機會深入了解中國西部的發展前景,由此帶來的產業結構調整有望加速西部地區建設。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沿線更充分的發展將讓陸海新通道變得更高效、開放、穩定、具有競爭力。」
作為新加坡駐成都總領事,陳子勤來到成都已經三年,在生機盎然的公園中,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發展的精妙平衡。
「成都大力發展經濟,也非常關注市民的生活質量,成都14年蟬聯 『中國最幸福城市』榜首,無疑是了不起的證明。」他希望,隨著陸海新通道的縱橫深入,成都與東協國家貿易日益「升溫」的同時,成都的城市發展模式也可以被世界上更多城市所看到和借鑑。
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