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口90%已陽
群體免疫不怕XBB.1.5
新加坡《海峽時報》1月16日報道,不少專家判斷,儘管帳面數據只有220萬人感染,實際上,新加坡人口陽性率應該已經達到90%。
此前,「新加坡眼」已多次報道,根據我們的分析和判斷,新加坡陽性率應該已達到90%。新加坡衛生部也多次說明,由於不要求人人上報陽性,實際感染人數肯定比帳面數據高很多。
《海峽時報》報道,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黃英勇教授說,新加坡人口大約90%陽過,如果這些人也接種過疫苗,就會有疫苗產生的抗體以及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的雙重保護,比起任何單一保護更來得有力。
他說,新加坡已從「新冠大流行」轉為「地方性流行病」,意味著儘管絕大多數人會感染冠病,但只有極少數會轉為重症或死亡。
黃英勇也說,對普通人來說,接種三劑mRNA疫苗或四針科興滅活疫苗,就已經能夠提供足夠的重症保護,就算綽號為「海怪克拉肯」的奧密克戎XBB.1.5傳入新加坡,也不必擔心。目前,新加坡人口的三針mRNA/四針科興覆蓋率已達到83%。

(黃英勇教授。圖源:杜克—新國大)
XBB.1.5是至今傳播力最強的毒株,目前正在席捲歐美。前不久,世衛組織建議,為了放緩XBB.1.5的傳播,各國應該建議長途航空旅客戴口罩。
黃英勇說,接種疫苗之後,除了產生中和抗體之外,也能觸發身體免疫系統的其他反應,能夠有效遏制病毒在體內的複製與傳播,因此能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

他舉例說,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就像保家衛國的前線軍隊。如果敵人突破了前線,仍有免疫系統的其他「後方軍隊」能夠上陣殺敵。
黃英勇說,mRNA疫苗的三期實驗顯示,雖然中和抗體在接種之後的21天才開始探測得到,但是,臨床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mRNA疫苗組在接種12天之後,陽性病例就開始減少,這說明在接種之後的7天至10天疫苗就開始發揮作用,預防有症狀感染。在這段時間內,抗體已經出現,但中和抗體尚未能夠探測得到。
專家:對普通人
三劑mRNA疫苗的保護力就足夠了
黃英勇說,即便未來出現新的病毒株,它們的蛋白結構90%以上與現有的病毒株一致,因此,已經有了抗體保護的人體仍能夠識別,並觸發免疫反應。雖然針對新病毒的免疫反應時間會稍微長一些,但是,對普通的健康人來說,身體仍有時間對病毒做出反應,不至於轉為重症。
因此,黃英勇認為,對普通人來說,在接種了三劑mRNA/四劑科興滅活疫苗之後,再接種加強針,不會有太大的增強效果。他說,在醫學上,除非很明顯利大於弊,才會採取醫藥行為,包括打疫苗也是。
不過他說,對於高風險人群,包括年長者、癌症長期病患、糖尿病病患、器官移植病患等,由於自身免疫力不好,還是應該定期接種加強針。
不少父母趕在年前
帶幼兒接種輝瑞疫苗
新加坡6個月大嬰兒至4歲幼兒可以接種輝瑞/復必泰疫苗。此前,從去年10月25日起,已開放同年齡段嬰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

據《聯合早報》報道,不少家長考慮到很快就要過年,會有不少家庭活動和社交活動,因此趕在過年前帶嬰幼兒前去接種疫苗。
「新加坡眼」日前報道,新加坡民眾對疫苗接受度很高;在23個國家當中,新加坡民眾對新冠疫苗的接受度為92.5%,排第三;中國是96.6%,排第二;榜首是印度,高達98.3%民眾願意接受新冠疫苗。
在加強針方面,新加坡民眾的接受度為95.3%,排第四;排第三的是巴西,96.4%;第二是奈及利亞,98.6%;榜首是中國,高達98.9%民眾願接受新冠疫苗加強針。
最近兩三周不少人流感
有些人症狀比新冠還重
最近幾周,尤其是年底、年初這兩三周,新加坡許多人患上流感。
根據衛生部數據,在2022年的最後一周,到綜合診所看病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病人,每天平均為2336人。
過去四周,本地社區流感檢測陽性率為14%。
在2022年12月,在流感檢測陽性的人員當中,46人(53%)為A型H3N2流感,12人(14%)為A型H1N1流感,28人(33%)為B型流感。

其實,這幾個星期,在我們身邊,出現不少流感病例。很可能是去年年底出國度假之後,從國外帶回來的流感,尤其在北半球冬季國家。

(新加坡兒童在英國度假時堆雪人。圖源:新加坡眼)
大多數人都以為是冠病,但檢測了兩三次,都是陰性。而且,許多人的流感症狀比冠病更為嚴重,並且持續時間更長。許多兒童感染奧密克戎時,第二天第三天就康復得差不多了,但是患上流感之後,症狀不但持續四五天,而且還比較嚴重,包括發熱、咳嗽、濃痰、頭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