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 一項調查發現,新加坡零售業面臨人力短缺的問題,每5名零售員工當中,就有兩人打算明年離開零售業,離職原因主要是薪水低、顧客無理取鬧,以及工作時間長。
培訓機構職總恆習10月進行一項調查,以了解零售員的職業展望,包括他們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以及對零售業數碼化的看法。共200名零售業員工參與調查,行內業者和職總恆習專家也接受訪問。
調查顯示,每10名零售員當中,多達9人認為這個行業缺乏人手。
一半參與者稱,僱主沒有提供任何職業發展方面的支持,約七成參與者過去兩年未接受任何培訓。
近3/4參與者認為工作方式過去兩年已數碼化,超過半數參與者卻擔心數碼科技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僅16%的人稱自己在使用零售科技工具方面感到很自在,三成員工對工作上大量使用新技術表示擔憂。
調查顯示,每5名員工當中,就有近兩人指僱主沒有或很少給予他們幫助來應對零售業數碼化。
儘管如此,調查發現員工仍保持樂觀,對學習新技能態度積極。他們最希望獲得培訓的3個前台技能包括人際關係管理(44%)、顧客體驗管理(42%),以及問題識別技能(33%);他們最希望學習的3個後端技能則是數據分析(39%)、顧客行為分析(36%),以及社交媒體管理(32%)。
職總恆習行業技能總監鄭毅能強調,僱主必須建立起能為未來做好準備的勞動力,包括前台和後端人員都必須能跟上不斷改變的零售業需求。
「除了近期為零售員工實施的漸進式薪金模式,零售業者也能通過各種計劃與基金資助,如培訓津貼和企業轉型指導,更好地為行業轉型做足準備。」
他提醒,僱主也可通過提供培訓和提升機會來填補技能差距,以及通過鼓勵持續學習,也能培養員工的適應能力和職場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