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gapore 新加坡是一個亞洲美食天堂。多元的文化和豐富的歷史使新加坡擁有了足以驕傲的美食。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諸多國家的飲食文化在這個亞洲美食的大熔爐里的火熱碰撞、各顯所長。「吃」本就是新加坡人的一大樂趣。於是,美食成了新加坡的另一形象代言。 越來越多的各國遊客一來到新加坡就一頭扎入美食的海洋,樂此不疲。無論是休閒遊客,還是商務客人,他們的「非常新加坡」之旅也是一種奇妙的味蕾之旅。


新加坡幣可是塑料的哦~




就連路牌都這麼多語言 真是多元文化的國家!


娘惹佳肴
品嘗獨具特色的「娘惹菜」
娘惹佳肴由土生華人(海峽華人)所創,也就是最早定居檳城、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的華人後裔,以及與當地馬來人婚配的後裔。他們被稱為「娘惹」(Nonya), 這是一個對擁有重要社會地位的婦女表示尊重和愛戴的舊式馬來語。
這些土生華人相信其美食中的獨特味道源自於「rempah」(一種將各種調料使用杵和臼搗成特定質地和稠度的糊狀配料)。娘惹菜大多需要長時間的烹制,並且代代相傳。有趣的是,娘惹可以僅憑聆聽新進門的兒媳婦用研缽準備香料,就能判斷出她的廚藝。
娘惹菜是一種極具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菜肴,其中加入了美味的香料,在烹調過程中,辣椒、蝦醬(belachan)和椰奶都是重要的原料。 結合了中式原料及菜鍋烹調方法和馬來及印尼菜所使用的香味料,製作出了香味撲鼻的香辣美食。
這獨一無二的美食在烹調風格上也體現出細微地區差異。 例如,源自檳城的食物大量使用了羅望子和其它的酸味原料,這是受泰國菜的影響,而來自新加坡和馬六甲的食物則更多使用椰子汁,這主要是受印尼菜的影響。
以娘惹 laksa(叻沙米粉湯麵)為例, 這是一種用米粉和辣味椰奶湯烹制而成,再配上海鮮或雞肉。 在檳城,您將會吃到 Assam Laksa(酸辣叻沙),而在新加坡用椰奶製成的 laksa lemak 深受大眾的喜愛 。
去土生華人餐館進餐,如 Baba Inn & Lounge 或 True Blue Cuisine, 屆時您將能品嘗到招牌美食,如窩打(otak-otak)-- 一種將魚肉、椰奶、辣椒醬、良姜(galangal)和香草混合之後用香蕉葉包裹而成的食物;黑果雞(ayam buah keluak)-- 將雞肉和黑果用豐富的醬料進行烹制;以及鹹菜鴨湯(itek tim)-- 將鴨子、西紅柿、青椒、鹹菜和腌酸梅混合在一起慢燉而成。娘惹甜食包括富含甜味椰子的粘稠糕點(kueh)。
您可以在如切(Joo Chiat)或加東(Katong)品嘗正宗的土生華人美食, 在 Rumah Bebe 觀看經複雜串珠和鑲邊而製成的傳統服飾。當您參觀加東古董店(Katong Antique House)時,還能了解到有關土生華人的歷史。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是從中國海南來到新加坡的早期移民的菜色。做法簡單:鮮嫩多汁的白斬雞搭配油光黃澄香雞飯(米飯先用雞油炒制,然後用雞湯煮成的米飯),配生抽或者老抽和特製辣椒醬及薑蓉。
烹調海南雞飯的每一部分都必須一絲不苟,方能做出美味無比的佳肴。比如,特製雞飯辣椒醬。據說,店家會在磨碎指天椒蒜蓉內,加點雞油、糖、醋、鹽調味,讓它一入口,就馬上和鮮嫩雞肉雙成為完美搭配。當然,辣度的拿捏全憑經驗與功夫:太辣,無法嘗到雞肉雞飯的真正原味;不辣,卻又令整道美食缺了後勁,黯然失色!要烹煮一道正宗好吃的海南雞飯,絕對是多工又不簡單。首先把雞蒸熟,然後馬上泡入冷水中。這可停止烹調過程,確保雞肉嫩滑,這也是雞肉總是在室溫溫度下上桌的原因。
雖然各家海南雞飯風味自有獨門絕招,但是基本款永遠不變,那就是鮮嫩多汁的白斬雞搭配油光黃澄香雞飯,再鋪上薄如蟬翼的清涼黃瓜切片、蔥絲或芫荽、外加一小碟特製辣椒醬(有些要求高的食客還會加點黑老抽)和綿細薑汁沾著吃,還有一小碗清雞湯,就足以滿足每一位饕客最叼嘴的要求。這裡可以給您推薦幾家著名的新加坡海南雞飯店家,如位於麥士威路小販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的天天海南雞飯 (Tian Tian Hainanese Chicken Rice)、文東記 (Boon Tong Kee) 的數家分店、Balmoral Plaza 的大鳥雞飯店(Big Bird Chicken Rice Restaurant)、Novena Ville 的威南記海南雞飯(Wee Nam Kee),以及烏節路文華酒店的 Chatterbox,皆有推出新加坡海南雞飯套餐,讓您回味無窮。海南雞飯簡單而味美,是新加坡美食之選,一定不能錯過。

辣椒螃蟹
要吃正宗道地的辣椒螃蟹,其中烹飪得最為出色的餐廳有:無招牌海鮮餐館(No Signboard Seafood Restaurant)、珍寶海鮮樓(Jumbo Seafood)以及東海岸海鮮美食村的長堤海鮮樓(Long Beach Seafood),這些都是您的嘗蟹優選。至於其他獨具特色的品嘗海鮮大餐地點,還包括鄧布西山的長堤海鮮樓(Long Beach Seafood at Dempsey)、位於浮爾頓一號(One Fullerton)的棕櫚灘海鮮坊(Palm Beach Seafood),以及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內的新加坡海鮮共和國(Singapore Seafood Republic)。辣椒螃蟹的最大特色,就是由辣椒和番茄醬料理醬汁,香辣中帶著微甜的可口滋味,明快的顏色讓您胃口大開,紅色鮮香的醬汁散發著帶有香蒜與米醋的香味所征服,到最後再加入勾芡與蛋花。
您還可以加點饅頭,搭配濃香醬汁一起入口,餘味無窮。烹制辣蟹通常是以鮮活青蟹為主,但也有店家以軟殼蟹來下鍋。如果您是海鮮發燒友,那鮮香辣椒螃蟹就肯定正中您下懷,非嘗不可!
除了以辣椒料理螃蟹外,近年來,黑胡椒螃蟹也大行其道。例如如切區(Joo Chiat Road)就有一家名叫永成餐室(Eng Seng Restaurant)的咖啡店,它的香辣黑胡椒螃蟹就虜獲許多食客的芳心。

印度煎餅 (Roti Prata)
印度煎餅是由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傳統煎餅改進而成,是新加坡全民皆愛的食品。「Roti」意為麵包,「prata」則是扁平的意思,儘管它有著一個麵包類的名字,但其實更接近於煎餅,輕甜香味和奇妙的口感讓它成為了人們早餐的極佳選擇。
雖然印度煎餅通常搭配木豆或咖喱,但本地已延伸出了無數種搭配吃法,如榴槤、冰淇淋、奶酪、巧克力、香蕉等等,如果您是一名美食愛好者,不妨一一嘗試一下。此外,如果您看到人們將煎餅(prata,當地人的俗稱)撒上糖直接食用,也絕對不要驚奇,這樣可以引出煎餅原本的自然香味。
煎餅的製作過程也讓人驚嘆不已。煎餅師傅手指與手掌靈活地捏打翻甩,將麵糰拋至空中,隨後用力地拍擊麵糰,直至其變得輕柔粘稠。
享用這道神奇的美食時,您完全不需要刀叉筷子的幫助,只需用手指將煎餅蘸好夠味的咖喱醬(通常是羊肉或魚肉基料)便可。只有這樣,您才能夠完全理解那句著名的廣告詞——「Finger licking good!」(好吃到舔手指)。
在許多煎餅攤位中,您還將發現各家煎餅質感不盡相同,有的柔軟,有的酥脆,大多數口感都較為中和。喜歡吃蛋的遊客還可試試雞蛋煎餅,這種夾心帶鹹味的煎餅也極受當地人喜愛。
印度煎餅在新加坡幾乎是無處不在,在您下榻的酒店不遠,您就一定能夠找到售賣印度煎餅的小攤。您只需問問禮賓人員,他們將非常樂意地為您指明方向,每一位新加坡當地人都以了解城中美食攻略而自豪。

肉骨茶

肉骨茶是用豬骨和一些常用的中藥,配以家傳香料偏方,如丁香、肉桂、八角、茴香以及芫荽等一起熬制而成的湯,反映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影響。肉骨茶過去為苦力在營養不足的膳食中提供進補,如今是備受青睞的美食。然而,富含藥材香料的深色茶湯,只是兩種常見的肉骨茶之一。要是您不習慣濃烈的藥材湯,可以選擇另一種以胡椒味道為主的清湯。
肉骨茶色澤的濃淡,充分反映出中國各地迥然不同的不同飲食習慣。廣東人擁有悠久的湯文化,因此喜歡添加藥材來進行食補,而福建人則更鐘情於咸香口味,因此就愛在肉骨茶湯中,加入老抽來添色增香。
著名的肉骨茶店有發起人肉骨茶餐館 (347 Balestier Road), 黃亞細肉骨茶餐室(8 Rangoon Road) ,以及新興瓦煲肉骨茶(439 Joo Chiat Road),全天供應肉骨茶。肉骨茶可與米飯或是麵條搭配享用,食客也常常加入油條搭配。
肉骨茶通常佐以排骨、鹹菜、豆卜,任何時候都是美味、營養豐富而且經濟便宜的豐盛一餐。
如今,風行多年的肉骨茶早已成為新加坡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現在還有肉骨茶方便麵,甚至是DIY肉骨茶湯包,可作旅遊新加坡的伴手禮。

馬來菜飯
Nasi Padang 的菜肴均採用印尼獨特的乾熱烹飪方法,從而富於菜肴四溢香氣。然而,新加坡本地的 Nasi Padang 獨樹一幟,減少了菜肴中食鹽的用量,增加更多蔬菜種類,從而更利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