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不再吸引外來人才了?為什麼?

2018年05月2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甚至亞洲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市,以吸引全球人材為目標。一是自己經濟的快速增長,傳統上,許多歐美大公司的亞太或區域總部選擇設在新加坡,當然,近些年許多企業向海外擴張,也愛選擇新加坡作為第一站,或者是海外區域總部。

總之,新加坡有許多高薪的外勞。

單看2016年數據,EP有19萬2300人,包括女傭在內的外籍工作人士更有139萬3000,去除女傭也有115萬3200人。

可是一項調查報告指出:新加坡已經沒有吸引外籍人才的優越性了!

分析起來有3個「致命」的因素,阻攔更多的外籍人員來新加坡。

#1. 高昂的生活成本

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在經濟學人的榜單里,被評為「外籍人士生活成本最高昂的國家/地區」,超越香港,躍居世界第一。

從這張表上可以看出,與鄰國中國的大多數城市、以及東南亞許多國家相比,新加坡的物價和生活成本都還處在一個偏高的水準。

可能大家最為明顯的就是吃這一方面。不光很多來旅遊的朋友大聲抱怨說新加坡的飯是東南亞幾個國家當中最貴的,就連很多在本工作過一段時間的人,都還會時不時感慨,有點小貴。

如果你經常逛超市,你也會發現,這裡的蔬菜太!貴!了!就連一撮香蔥,都要1新幣。

不過,這些也都不奇怪,因為新加坡食物大多靠國外進口,關稅、質檢等方面,也就增加了成本。

其實日常食物的價格倒不是大頭,體現出高消費的是房租,醫療,教育等領域。

新加坡本地人有聞名全球的組屋制度,但是外國人租金卻享受不到這樣的補帖;醫療方面,比如英國等歐洲高福利國家的免費醫療,新加坡的醫療簡直是貴上天;教育方面,新加坡本地中小學學費雖然對本國人壓力不大,但是外國人的首選是國際學校,收費也是國際標準的高。

#2. 更嚴格的准證管制

對於很多外籍人士而言,新加坡的工作準證一直是比較嚴格的門類。

首先,對於很多人而言,在來到新加坡長期居留以前,你必須得先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而且很多工作/工種,其SP和WP的數量都必須按照本公司總體人員的數量來分配,而且還要付額外的人頭稅;

為了保證外來人員不對本國就業造成衝擊,政府也規定僱主們需要優先考慮本地人,這對很多外籍人士來說,是一種就業壓力。

在准證收緊的同時,外籍人才在本地的待遇也有所下降。有55%的新加坡人認為,外籍人才在新加坡受到了「太好」的待遇;有62%的新加坡金融從業者則認為,外籍人才導致了「辦公室的摩擦」。

#3. 生活福利配套不如以前優惠了

以前,不少跨國公司會在這些方面給予外籍人才福利:

在便捷地區提供住房或補貼;如果有小孩的話,在孩子教育方面也提供優惠;在休閒娛樂方面也有大大的福利,像什麼高爾夫、健身房等等;還提供往來的機票,以及來到新加坡所需的生活用品,日常所需等……

這些福利,基本上都是只有外國公司才會提供….(本地公司你就別想太多了)

然而,隨著其他國家經濟的恢復,以及新加坡本地經濟的放緩,這類的「外籍人士福利」已經越來越少,乃至完全沒有了。

在最近一項外籍人士在新加坡的滿意度調查中,只有15%的人感到「非常滿意」。所以最近幾年,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們都吵著回家發展當老闆。

在2008年以前,不少公司給所有外籍人才都提供高福利配套;但如今,一般只給C級別以上的高級外籍人員,配備較好的福利。

同時,由於不少本地人也去西方國家獲得了良好的教育,就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對於外籍人才的需求。

先簡單看一份新加坡外籍人士的調查報告,性別、國籍、年齡、行業……等等。

從上面可以看出,待在新加坡的外籍人士大多在37歲左右,這一年齡段的人,都有較為成功的事業,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

位居外籍人士考量前三位的,分別是:個人安全(42%)、基礎設施(18%)和經濟以及勞動力市場(34%)。

新加坡曾經是一個很能吸引外籍高端人才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新加坡的金融環境,在世界金融圈裡都是響噹噹的,不少經濟學家、資深投行、各國銀行、金融舵手……都匯聚於此,引領世界經濟。

其次,一些會英語的外籍人士來新加坡工作,不需要另外學習語言,在工作與生活中都有先天優勢。

再一個,新加坡治安很好,犯罪率較低,就算半夜孤身下班都不用擔心被搶劫,這也是不少上班族很在意的因素。

政府腐敗的情況較少,這也是很多從外來的打工仔集體感慨與羨慕的事。

人均GDP較高,社會較為富裕,扣的稅少、拿到手的錢多,匯率穩定,不用擔心因通貨膨脹而突然變成窮光蛋……

還有一點,就是大多數已婚人士考慮的關鍵點,那就是新加坡的學校教育水平,一直處於世界前端。為了將來孩子的成長,也會舉家遷移此地。

外籍人士考慮定居新加披的三大原因:自己找到工作(19%)、被外派(18%)、因為搭檔和教育(17%)

以在新加坡工作的外籍高端人士為例,一般分為兩種:

第一種 是自己找到了新加坡的工作,取得$3300新幣以上的工資,持EP在新加坡工作;

另一種則是由跨國公司「外派」至新加坡,一般在工資、福利上享受更好的配套。

這種種因素,都對外籍人才造成了壓力,很想留在新加坡,卻有種種因素阻撓他們繼續留在這裡。

其實,不需要更複雜的分析,因為新加坡人基本人人都擁有自己的房子,所以租房市場大多由外來人材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