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神聖的公安,哪是你們這些個凡夫俗子可以褻瀆的?竟打著中國警察旗號詐騙?還好你是在新加坡,來中國被抓了,我看你連家鄉都別想回了。

假公安(中國警察)騙案最近激增,引起各方關注。商業事務局局長周祥泰昨午在記者會上指出,冒充中國官員行騙是嚴重犯罪問題,「今年1月至4月的受害者人數,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每起案件受害人的損失都很大。」
18歲和33歲的馬來西亞男子涉嫌假冒中國公安行騙,導致兩名女子受騙上當,分別損失10萬元和31萬元。警方逮捕兩人時起獲59萬元現款,是今年在類似案件起獲的最大筆贓款。

同比去年1月至4月騙案從35起增至80起,警察部隊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4月共有35起假公安騙案,但今年同期卻發生80起,涉案總額達230萬。警方在記者會上說,警方上周五和周六接到兩起報案,51歲和55歲的女子先後報警稱接到詐騙電話。據了解,51歲女子無業,55歲女子則是家庭主婦。
兩起案件中,受害者都接到自稱中國公安的電話,指她們涉及跨國洗黑錢罪行,要她們從銀行提出所有存款協助調查。根據了解,騙子一開始用自動語音電話讓受害者上當,過後承諾受害者調查結束後,會將款項全退還。
51歲女子上周五把10萬元轉帳到一個銀行戶口,55歲女子同天把31萬元現款交給一名陌生男子。據悉,男子也是詐騙電話受害者,但他成為「跑腿」。兩名女子回家後越想越不對勁,並與家人商量後,決定報警。

商業事務局警員調查後,前天在烏美1道逮捕兩名涉案男子,起獲59萬元現金,是今年警方在類似案件起獲的最大筆現金贓款。警方相信他們還涉及其他類似案件。
將被控不誠實接收贓物罪
據悉,18歲男子是本地永久居民,相信是要來本地念書,33歲男子則在數周前持社交准證(social visit pass)入境,目前無業。兩名嫌犯今天將在不誠實接收贓物罪名下被控,罪成將面對最長五年監禁的刑罰,或罰款,或兩者兼施。另一名涉案的馬來西亞籍18歲嫌犯上周六已在同樣罪狀下面控。

警方提醒公眾,接到這類電話應忽視來電者及其要求,當局也強調政府不會以此方式索取個人資料或轉帳。海外公民若接到自稱國家機構或官員的電話,應向大使館或最高專員公署查詢。
公眾也可撥反詐騙熱線1800-7226688,或上網到www.scamalert.sg了解更多詳情。
再有冒充中國任何機構的,可直接致電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求助:http://www.chinaembassy.org.sg/chn/

使館地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東陵路150號,新加坡247969郵區
Embassy of the P. R. China in Singapore
150 Tanglin Road,Singapore 247969
使館各部門電話及傳真:
領事部: 64712117(Tel) 64795345(Fax) 64750165(僅限緊急領保求助,不接受證件諮詢),政治新聞處:64180249(Tel) 67343875(Fax)
辦公室: 64180135(Tel) 64180250(Fax)
商務處: 64121900(Tel) 67338590(Fax)
文化處: 64180115(Tel) 67340309(Fax)
教育處: 64180464(Tel) 64180454(Fax)
武官處: 64180106(Tel) 68875148(Fax)
科技組: 64180105(Tel) 64713603(Fax)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