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特金會關鍵詞「破冰」,越南特金會關鍵詞會是什麼?
去年,特金會受到了全球矚目...
2018年6月12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新加坡的嘉佩樂酒店舉行會面,這是1948年韓朝分裂後,美朝領導人數十年來的首次會晤,為對立的兩國關係和半島和平開創了新局面。
當時的媒體評論為——
一場劃時代的會談。

(圖:來源自網絡)
作為二戰以來美國在任總統首次與朝鮮最高領導人會晤,特朗普和金正恩如何「見第一面」,包括兩人如何握手,牽動了世界的目光。
有媒體稱,手勁兒大的特朗普此前在會見別國領導人時經常使用「握手殺」,以此在氣場上壓制住對方。
例如,2018年6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美期間與特朗普會晤時,特朗普緊緊握住安倍的手不放,握於時間長達驚人的19秒,而安倍在鬆手後如釋重負的表情也引發廣泛熱議。

(圖:來源自網絡)
但在新加坡-特金會上,特朗普與金正恩握手,「握手殺」卻未能上演。
時間追溯到6月12日上午9時許,金正恩和特朗普分別從嘉佩樂酒店外廊的兩側緩步相向而行,在外廊正中的兩國國旗前,兩人面帶微笑,進行了長達12秒的「世紀握於」。只見特朗普並沒有使出他那著名的「握手殺」,而是比較舒緩地握住金正恩的手,並輕輕拍了拍金正恩的肩膀。金正恩也很快進入狀態,露出燦爛的笑容,似乎抵抗住了壓力。隨後兩人進入房間舉行單獨會談,特朗普對金正恩的講話表示贊同,與金再次握手,並豎起了大拇指。
在結束約40分鐘的「一對一」談話後,美朝雙方又舉行了有朝鮮統一戰線部長金英哲、勞動黨中央副委員長李洙墉、外交部長李勇浩,以及美國務卿蓬佩奧、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白宮幕僚長凱利等人參與的擴大會議。爾後,雙方進行了約50分鐘的工作午餐。
特朗普與金正恩當天最後一起現身的活動,是兩人於14時30分簽署聯合聲明。聲明提到了四大方面的問題:
一是美國和朝鮮承諾,將依照兩國人民對和平及繁榮的願望建立新型美朝關係;
二是美朝將合作在朝鮮半島建立長久穩定的和平機制;
三是朝鮮重申了2018年4月27日簽署的《板門店宣言》,承諾努力實現朝鮮半島的完全無核化;四是美朝承諾,將找回戰俘和失蹤人員遺體,包括立即遣返已確認身份的人員。
此外,特朗普承諾為朝鮮提供安全保障,後續談判將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及朝鮮官員牽頭。
對於這場舉世矚目的首腦會晤,就像金正恩所說的,世界各地很多人不會相信正在新加坡發生的事情,「許多人會認為這是一部科幻電影中的狂想」。而就在2017年夏天,特朗普還聲稱美國可能被迫「徹底摧毀」朝鮮。並嘲笑金是個「執行自殺任務的火箭男」,而後者則回應特朗普的威脅,稱要「以火懲治美國的瘋老頭」。就在會晤的前兩周,因為美朝雙方都發表了強硬言辭,會晤能否開展還得打個很大的問號。最終。特、金兩人突破重重阻力完成這歷史性的會晤,令外界難以想像。

(圖:來源自網絡)
如果說新加坡-特金會是-「破冰」會晤!
那他們在越南的二次會晤應當互相伸出橄欖枝,關鍵詞應該就是——示好!
需要雙方更好地進行下一步溝通、解開糾結、增加互信,為朝鮮半島和平進展作出貢獻。
繼去年6月在新加坡的美朝峰會後,朝鮮和美國一直在醞釀第二次峰會。特朗普日前發表國情咨文時宣布,二次會晤將於本月27日至28日在越南舉行。
他為美朝關係改善邀功說:「如果我沒有當選總統,我認為我們現在會與朝鮮進行一場大規模戰爭,可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喪命。」他也承諾繼續對朝採取大膽的新型外交策略。
新加坡特金會是一次突破,但也被一些觀察家譏為「電視真人秀」。
客觀看待,特朗普和金正恩能放下超過半個世紀的敵視,在新加坡會晤,這本身已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因為過去不曾有美朝在任首腦會晤。然而,不容否認的是,特金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空泛,使得朝鮮無核化在會後仍然舉步維艱。雙方糾結於朝鮮棄核的步驟,華盛頓要平壤先「完全、可驗證、不可逆地棄核」,才談判回報,平壤則要求逐步棄核,以換取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逐步解除對朝制裁。
必須承認的是——
朝鮮已是事實上的擁核國,不可能完全棄核,聯合國專家小組上周五遞交給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最新報告證實了這一點。而美國是否願意承認或默認朝鮮為事實上的擁核國,成了關鍵所在。

(圖:來源自網絡)
從過去半年多來的朝鮮半島發展趨勢可以發現,美朝對半島無核化各有需要,也各有緊迫性。
特朗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已經過半,2020年總統選舉即將到來,民主黨在去年底的中期選舉後控制了眾議院,特朗普接下來肯定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國內。
對於外交,他應該會遵循上任以來減少美國參與國際事務的承諾,所以會急於繼續降低朝鮮對美國的威脅。
事實上,他去年承諾與金正恩會晤後,朝鮮已不再發射飛彈和進行核試驗,也在言辭上停止了對美國的文攻武嚇。從日韓撤軍是特朗普的競選承諾,現在看來,即使無法落實,也必須進一步降低朝鮮對美日韓的直接威脅。
金正恩擁有核武,在某種程度上政權已獲得保障,但要長久存續,必須有所突破,尤其取得更多執政合法性。為此,金正恩必須結束與美國的敵對狀態、發展經濟,結束被國際社會孤立的狀態。這麼一來,特金二會就必須取得成果和突破,所以他必須給美國和特朗普一些實質的承諾。而金正恩半年多來的種種動作,包括給特朗普發「情信」、向北京求教、有別於傳統的「西化」新年賀詞演說、與韓國的關係改善等,顯示他急於改變局面。
美朝兩國無疑已摸清對方的底牌,但如何達成共識及確切可行方案是最大的挑戰。金正恩既然多次強調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意志,就應與美國達成一套可行的棄核路線圖,否則很難換取美國的一紙和平協定。此外,特金二會的聯合聲明文字應該更清晰,而不是玩文字遊戲及給雙方留下巨大的解讀空間。就目前看來,要朝鮮一次過棄核是不可能的事,逐步棄核也許是特金二會更實際的追求目標,評估其成敗也應著眼於此。

(圖:來源自網絡)
朝鮮棄核除了是美朝之間的事,也是東北亞地緣政治的一環,中國在此課題上的角色極為關鍵。美朝選在此時舉行二次峰會,同美中貿易戰及更廣泛的美中博弈有很大連動性。華府和北京都想拉攏平壤,加強各自的籌碼;金正恩看準中美戰略競爭的機遇,兩邊獲利,是典型、成功的兩面下注策略。可以這麼說,特金二會若取得更多突破,反映美中在背後有一定的共識,反之則預示,不但半島無核化之日遙遙無期,美中博弈很可能隨之趨於激烈。
因此,在這骨節眼上,特金二會達成實質成果是世人所期盼的。在日益不確定的世局中,實在不必多一場電視真人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