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45歲男子患急性肝衰竭陷入昏迷,有兩熱心人願捐肝安排周二驗血,但血液匹配結果未出爐,他就因出現腦癇導致病情急轉直下,家人聽取醫生建議後潸然淚下決定拔管,讓他安詳離去。
45歲的李憲立(技師)去年12月12日開始上吐下瀉,醫生診斷後,發現竟是急性肝衰竭。
李憲立在聖誕節當天陷入半昏迷,妻子上網發貼文「求肝」。
妻子黃女士(38歲,經理)受訪時透露,本周一有兩名熱心公眾聯繫他們稱願意捐肝,並馬上驗血,如果與丈夫匹配,就可以進行捐肝過程。然而,兩名捐肝者的血液並不適配。
「報道出來後,有很多人找到我們要捐肝,就在周二當天,也有兩人很迅速地安排了驗血,正在等待結果。」
她說,當家人們以為曙光就在眼前時,在等待驗血結果的這段時間中,丈夫的情況急轉直下。

丈夫昏迷住院期間,黃女士帶著兩個女兒的手工藝品去探望丈夫。 (受訪者提供)
「周二,因麻醉效果逐漸退去後,丈夫因為肝損害而出現腦癇的症狀。醫生說,他的腦內在腫脹,已經不再適宜進行肝移植。」
黃女士面容疲憊哀傷,她平靜地說,丈夫的病情周三早上更加惡化,醫生建議家屬拔管。
她把此事告訴了丈夫那邊的家人,也請醫生與大家一起詳細講解丈夫的情況,最終他們達成了一致想法。
「如果繼續勉強維持生命,因為他的情況已經非常糟糕,拔管時間拖得越久,他就會越痛苦。」
黃女士難過地說,丈夫已經支撐了很久,他該有多痛苦。
「因為之前還能肝臟移植,我們每天都還抱有希望,得知他已經無法肝移植時,我們都崩潰了,最終下了這個決定。」
她也說,下決定時,所有人都潸然淚下。
她透露,醫生在周三傍晚約7時15分為丈夫拔管,丈夫在拔管後的15分鐘內去世。

李憲立在周三(3日)傍晚去世。
由於不忍心看到丈夫拔管後掙扎的模樣,黃女士與其他家人都等候在病房外,醫生告訴他們丈夫的逝世很安詳。
黃女士也告訴記者,她還有兩個分別是7歲與4歲的女兒,都還十分懵懂。
「我是她們唯一的支柱,是我的責任,大哭一場後,還是要站起來繼續前進。」
李憲立生前昏迷後一直未醒,家人無法跟他道別,兩女兒也未能見他最後一面。
黃女士說,因為擔心孩子害怕,兩個女兒一直沒有去醫院看望過丈夫,只透過視訊通話見到丈夫。
「丈夫麻醉效果退去後到去世,一直沒有清醒,我們沒有機會與他說最後一句話,孩子也沒有見到最後一面。」
黃女士說,她告訴孩子們,爸爸去了一個好的地方,大女兒有跟著上香,也看到爸爸遺體,女兒還問為什麼爸爸的臉色那麼蒼白,一直躺著。
「她們年紀小,可能不懂,但也好,不會感受到那種痛苦。」
黃女士也透露,當時社會上好心人的善意紛紛向他們湧來,她既驚喜又感動。
她憶述,報道出街後,也有其他媒體來找她,每日有至少20名熱心人找到她,說有意願幫助她們捐肝。連日來都有約50人聯絡她了。
「那些好心人有男女老少,還有50多歲的中年人,以及一些不知道自己身體情況其實無法捐肝的人。甚至還有來自馬來西亞的好心人願意捐肝。」
黃女士說,她每天都會與那些好心人士聯絡,告訴他們丈夫的最新情況。
她也透露,還有人催她讓醫院快安排驗血,好讓他向公司請假,儘快捐肝。
「我非常感激提供給我們幫助的所有人,社會上的許多人都在向我們伸出援手,我真的非常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