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新加坡進行的審查和中國大陸一樣多,監管更嚴格,那為什麼還要去新加坡?」
近來傳出部分原本有意移居新加坡的中國大陸富豪選擇「回流」香港。上面這句話,應該讓不少人內心因此陷入掙扎。
但香港人難免也會質疑,那些最終選擇不去新加坡,轉而到香港落腳的中國大陸富豪,他們的決定是否另有隱情?
全球財富情報公司新世界財富(New World Wealth)和投資諮詢公司Henley & Partners的數據顯示,香港百萬富豪(以美元計,下同)連續五年外流後,終於將在今年迎來「回流潮」:
「2024年預計會有200個高凈值人士到香港落腳。」
一些數據也從側面佐證了這種趨勢:
官方數據顯示,香港2023年管理的資產規模穩居31萬億港元(約5356億新元)以上,較前年增長約2.1%;
去年香港的凈資金流入,比2022年增加近3900億港元,增幅超過3.4倍;
一些很受中國大陸富豪歡迎的保險產品銷量大增。數據顯示,這類保險產品今年第一季的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3%。
彭博社也引述消息報道稱,香港私人銀行中的中國辦事處生意量開始增加,反倒新加坡相關部門的成長卻開始放緩,意味著從中國流向新加坡的資金變少了。
種種跡象顯示,香港吸引外國高凈值人士的措施,包括吸引家族辦公室(簡稱家辦)的稅務措施和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似乎已開始奏效。

數據顯示,香港富豪外流的情況將在今年觸底反彈。(法新社)
新加坡加大力度審查中國大陸資金
然而,香港有了吸引中國大陸富豪移居當地的拉力因素是一回事,新加坡讓中國富豪興趣減淡的推力因素亦不可忽視。
自爆發30億洗錢案醜聞後,新加坡開始從各方面收緊高凈值人士移居我國的審查機制。
本地一些銀行加強了客戶背景審查的流程(know-your-customer process),並擴大盡職調查。
金管局也持續加強對家辦的審查,相關措施包括要求家辦最遲今年6月底提供最新信息,以及加大力度清理不活躍的公司。
當局若發現家辦涉及不良活動,也會迅速撤除稅務獎勵。
總理黃循財6月底亦宣布,新加坡將推出首個國家資產追回策略,以持續對抗洗錢活動。
相關策略包括:
剝奪犯罪分子的非法資金和資產;
消除他們在這裡洗錢的金融利益;
把資產歸還受害者。
審查程序嚴格化,意味著富豪會被「問到更多私人問題」。
據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分析,中國大陸的億萬富豪一般來說較不喜歡政府任意干預、檢查或威脅他們的個人財富。
另一方面,審查程序收緊,也讓批准設立家辦的時間變得曠日持久。
《日經亞洲》6月的一份報道指出,許多中國大陸富豪希望能儘速落腳,而香港剛好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在短短几周時間就能設立家辦。

包括金管局在內的新加坡各政府單位加大了審查外來資金的力度。(路透社)
多數申請者來自名不見經傳的兩個國家
然而,中國大陸富豪捨棄新加坡,選擇回流香港的考量,正是讓港人擔憂產生一定擔憂的主因。
香港的招牌投資移民計劃——「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申請情況,就透露了一些令人疑慮的蛛絲馬跡。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是在今年3月推出。
令人關注的是:
截至5月底,香港當局共收到251份申請。
其中,來自西非國家幾內亞比索和太平洋島國萬那杜的申請竟多達192份。
相當於占了總申請份數的76%。
幾內亞比索和萬那杜雖在全球名不見經傳,但似乎是頗受中國大陸人歡迎的投資移民目的地。
因此,有人質疑,這或許是中國大陸富豪取得相關國家的居民身份後,再申請移民香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加坡30億洗錢案中,有數名被告雖原籍中國,卻持有他國護照,包括上文提到的萬那杜,以及賽普勒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土耳其等國的護照。
這在香港引發了一些擔憂,
某些捨棄新加坡,改而轉往香港的中國大陸資金,會不會有著不可告人的隱情?

30億洗錢案被告的資產源自網絡非法賭博等非法途徑。(新加坡警察部隊)
新加坡依然受富豪青睞
儘管新加坡看似喪失了對部分中國大陸富豪的吸引力,但依然是廣受全球富豪歡迎的目的地。
投資諮詢公司Henley & Partners估計,新加坡今年仍將凈流入3500名百萬富豪,受歡迎程度在全球排名第三。
瑞士銀行(UBS)今天(7月10日)發布的《2024年全球財富》更指出,我國的百萬富翁人數將在2028年前,增加超過10%或4萬2000人。
新加坡近年來因高凈值人士劇增,貧富差距問題,以及部分外國富豪的鋪張生活方式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社會張力。
30億洗錢案爆發後,政府更面臨了必須嚴加審視外來資金的巨大壓力。
如果因執行更嚴格的審查,而推開了並不怎麼「乾淨」的外來資金,或許也不全然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