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運輸業者SMRT使用人工智慧監測列車運行和管理維修取得成效,以往工作人員接到噪音投訴後需要幾天進行檢查和應對,如今只須幾個小時便可找出問題根源。業者接下來會繼續通過人工智慧進一步加強地鐵系統的可靠性。
一旦列車運作出現延誤等問題,系統就會立刻通知工作人員。SMRT在地鐵環線和金泉車廠採用的人工智慧監測系統,有效地把環線地鐵延誤超過五分鐘的情況減少30%。這個在今年4月投入運作的維修工程中心則使用科技來監測和分析地鐵設施,在出現問題前可進行預測性維修。
地鐵環線運營控制中心副總監盧政維說:「我們在研發多一個新的功能,就是把車站人員的資料放到Overwatch系統,在通訊系統發生故障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第一時間得到(列車人員)手機的電話號碼,第一時間跟他聯繫,如果沒有這個功能的話,我們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SMRT星期三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年報。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4財年,SMRT地鐵的營收同比上揚9%,達8億8670萬元。不過SMRT指出,人力和電費成本增加抵消了部分的營收增長,稅後凈利只有750萬元,凈利率為0.8%。
公共運輸公司主席佘文民說:「電費成本在過去還沒發生俄烏戰爭前,大約是1億多元,然後增加一倍到2億5000萬元,過後又跌到約2億元。但如果跟早期的1億多元相比,還是增加了一倍。」
SMRT也指出,地鐵乘客量已回到冠病疫情前89%的水平。平日地鐵平均乘客量達209萬9000人次,同比增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