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包湯東線烏節站建設項目的工程諮詢公司AECOM 新加坡的總工程師林順輝。(圖:受訪者)

今年共有6名專業工程師獲頒建設局優秀設計與工程安全獎。其中一人是承包湯東線烏節站建設項目的工程諮詢公司AECOM新加坡的總工程師林順輝。他和團隊打破種種局限,成功把南北線烏節站改造成銜接湯申-東海岸線的轉換站。
以現在的技術和科技,挖掘地道和建設地下空間並非難事。但要在繁華的烏節路購物中心 和公寓,以及地鐵隧道和月台下再建一條地下通道,就絕非易事。
承包湯東線烏節站建設項目的工程諮詢公司 AECOM 新加坡的總工程師林順輝卻辦到了。 他和團隊打破種種局限,成功把南北線烏節站改造成銜接湯申-東海岸線的轉換站。他的 創新和努力,為他贏得了今年的優秀設計與工程安全獎。
「建造湯東線的烏節站最大的挑戰就是要避免影響南北線地鐵的運行,因為我們必須在烏節路地底下挖出一條通道,銜接到新的湯東線地鐵站。還有就是因為工程是在繁忙的烏節路,所以要避免影響購物的人和做生意的商家。因為這個項目的規模很大,而且很多細節 需要注意和設計,所以整個項目花了大約 100 個月才完工,比建造一般的地鐵站需要更多時間。」

林順輝和團隊需在現有的南北線烏節站下方開闢通道,銜接新的湯東線烏節站。

由於項目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和設計,整個工程耗時約100個月才完工。
林順輝說,當初接手這個項目時,就發現挑戰重重,但他和團隊構思出的創新方案,使問 題一一迎刃而解。
首先,他的團隊詳細設計了開挖和基礎加固的方案,以確保施工不會影響現有南北線的地基、軌道也不會移位。其中就包括使用儀器,確保監測數據和逐步建模的開挖、基礎加固和地樁拆除過程一致。
團隊也設計了創新的小型鋼管樁,並安裝了雙平板千斤頂,以確保現有南北線基礎底板在開挖和基礎加固過程中得到支撐。團隊還採用了一台特別定製的低凈空多功能打樁機,用于堅硬地層的鑽孔,以更好地進行之後的鋼筋籠和螺紋鋼樁的安裝工作。
此外,這項工程也首次使用「可撤回」的微型隧道鑽鑿機(micro-tunnel boring machine)來裝置內部互鎖(internally interlocked)的鋼管頂棚(pipe roofing)結構,以鞏固地基,確保在烏節林蔭道下方的地道挖掘工程能安全進行,而且無需在地面進行交通改道。

林順輝和團隊構思出解決方案,確保地下工程安全進行,而且無需在地面進行交通改道。
中央區首個完全重用舊樓地樁重建新大樓 CapitaSky 總工程師

另一名得獎者是負責 CapitaSky 大樓項目的土木工程師楊海量。(圖:受訪者)
另一個得獎的是巴馬丹拿公司董事、土木工程師楊海量。為他贏得殊榮的是位於中央商業區的 CapitaSky 大樓。這座建築的前身是羅敏申路 79 號,也就是前中央公積金局大廈。
「首先這是一個重建項目,它是在市中心,周邊有很多高樓大廈,旁邊還有地下隧道,就是地鐵站的結構,所以我們要確保施工和設計安全。考量方面就是因為這個項目之前是公積金局,已經有兩層的地下建築,還有186個地樁,如果要清除就會浪費很多資源,還有時間考量方面,所以我們就覺得可能要保留、循環這些地樁,保留地下建築,去重建項目。」

團隊重用了原有建築的186根地樁來興建新大樓,省下至少10個月的清除地樁時間。
楊海量和團隊經過詳細評估和實地考察後,決定保留所有地樁,然後加入42根新地樁以加固和確保可承載新大樓。重用地樁使得這個項目省下 8400 噸的混凝土,減少了 37%的碳排放。此外,工程也採用製造與組裝設計(DfMA),大大增加工地的安全性和節省建造時間。
「這個項目是第一個在市中心 100%重用現有地樁和保留地下建築。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也考慮到如果要把 186 個地樁清除掉,時間方面可能需要超過10個月來清除。現在保留之後,我們只用了24個月完成建造整棟建築。設計方面我們也用 DfMA,就是製造和安裝設計,在場外設計到安裝的流程一起考慮到。」
今年共六專業工程師得獎 建設局冀獎項鼓勵創新與技術進步
今年共有六名專業工程師獲頒優秀設計與工程安全獎。另外四個得獎項目是:毗鄰新加坡河畔的瑞雅嘉苑公寓(Riviere)、位於裕廊創新區的盛裕園區(Surbana Jurong Campus)、 建設局屬下的新加坡建設學院第二階段強化工程、裕廊集團卡爾物流中心。
建設局自 2008 年設立優秀設計與工程安全獎以來,已有125個項目獲表揚。建設局結構工程署高級署長陳俊陽說,希望通過獎項推動我國建築環境進一步提升工作質量和安全標準,鼓勵更多創新和技術進步。此外,他也希望給與工程師肯定的同時,也鼓勵更多優秀 人才加入建設新加坡的行列。透過表揚與認可,激勵他們的熱情與才華,吸引並留住人 才,為新加坡的建築環境持續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