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元對令吉持續走強,令不少新加坡人會越堤到柔州添購日常用品,近期更是出現有人越堤購買處方藥物的情況,或因忐導致國內出現藥物短缺或藥價攀升的問題。
《新海峽時報》日前揭露,柔州出現一些藥劑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需要醫生處方的藥物售賣給新加坡人,若情況不受控制,未來可能會引發本地藥物短缺,甚至漲價的情況出現。
根據1952年毒藥法令,受管制的藥物分成B組(需要處方)以及C組(不需要處方)。可通過配藥櫃檯出售的藥物,則是不受1952年毒藥法令管制的藥物,如咳嗽藥、止瀉藥、瀉藥等。
一名不願具名的新加坡婦女受詢時透露,她會越堤至新山購買高血壓藥物,因為這些藥物在新加坡的售價為100新元,在新山藥劑行購買僅需要19新元。
她聲稱,在新山購買高血壓的藥物時,並沒有被要求出示任何醫生處方,藥劑師僅向其詢問是否曾服食過有關藥物,然後在得到肯定的回覆後,對方就會在記錄簿中留下購買者的資料。
她也表示,每次到新山購買藥物時,是一次性購買兩盒。
《新海峽時報》在新山數家藥劑行進行抽樣調查時發現,無論是馬來西亞公民或是外籍人士,只要在購買藥物時留下個人資料即可,藥物的購買數量不受限制,也不會被索取醫生處方。
與此同時,在藥劑行內所登記留下的資料,業者也不會加以核實真偽。
衛生部長拿督斯里祖基菲里接受《新海峽時報》詢問時回應,將調查上述事件是否屬實。
「我必須先向衛生總監了解情況才能對此做出評論,不過我承諾會嚴肅看待上述問題,並跟進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