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全球經濟面臨地緣政治緊張和貿易壁壘等挑戰的背景下,新加坡與中國均面臨行業風險和增長挑戰。然而,新加坡中華總商會(SCCCI)依然對中國市場保持樂觀態度,認為中國經濟轉型中將湧現眾多商機。

在4月11日的「解讀中國經貿新格局」新加坡總商會海外市場工作坊聯誼會論壇上,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高泉慶強調了中國的市場潛力及其經濟轉型帶來的新商機,他建議新加坡企業深化對中國市場的理解,以便在挑戰中發現機遇。
「 高會長提出:「新加坡的軟實力優勢,如國際市場連通性、法治、安全和高效,與中國硬實力如自主研發、全產業鏈、多元技能人才和龐大內需市場相結合,將為新加坡及周邊國家企業帶來發展良機。」 」
昇菘集團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林福星分享了該集團自2017年以來在中國市場的經驗:昇菘集團在進入中國市場時,採取了本地化策略,不僅在產品上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還在管理和運營上融入當地文化,使公司更接地氣,更容易被當地消費者接受,堅持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卓越的服務,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
「 林福星提醒新加坡企業家,無論投資哪個行業或城市,品牌大小,成功的關鍵在於產品質量、服務和定價。 」
在全球經濟面臨地緣政治和貿易壁壘等挑戰的背景下,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依然對中國投資持積極態度。
論壇上的專家們討論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房地產市場的挑戰與機遇。華僑銀行大中華地區研究主管謝棟銘預測,隨著房地產業的放緩,中國的增長動力將部分轉向汽車行業,同時增加對科技的投資和需求側政策將有助於彌補房地產市場的不足。

至於中美經濟脫鉤的擔憂,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助理教授石先蔚認為,由於兩國在經濟體系中的互相依賴和互補性,完全脫鉤的可能性不大。對於新加坡企業在中國投資的地點選擇,建議關注人口增長趨勢,認為廣東和浙江等省份具有投資潛力。
投資機遇或在東協

新加坡銀行環球首席投資官謝佩華在論壇上提出,新加坡企業不必非得前往中國本土,才能把握中國的商業機會,東協國家同樣存在豐富的投資機遇。
「 她指出,東協國家是新加坡企業較為熟悉的地區,同時中國企業家對這些國家也表現出濃厚的投資興趣,新加坡企業應利用這一優勢,促進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聯繫。 」
在行業選擇方面,專家建議新加坡企業在中國投資時應重點關注綠色經濟和數位技術這兩個關鍵領域,新加坡企業可以在跨境電商等海外擴展項目中發掘商機,除了新能源領域,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行業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對於未來的經濟預測,華僑銀行預測,中小企業指數將在短期內保持穩定,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將逐漸回升。全球電子行業的復甦和東協經濟的積極展望將對新加坡的出口導向型領域產生積極影響。
WIE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科技創新服務平台,致力於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國際化的科技創新與管理諮詢服務,幫助中國科技企業以新加坡為出海第一站拓展東南亞及國際市場,同時幫助東協及其他海外國家企業以新加坡為支點拓展中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