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和售賣假貨,一直都是新加坡嚴厲打擊的對象,但是總有一些不良商家頂風作案。最近,新加坡就抓獲了一些制假售假團伙。

一、新加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

註:資料來源於聯合早報。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根據新加坡商標法令,如果被發現持有或供應假冒商品罪名成立,該男子可被判處最高5年監禁、最高10萬美元罰款,或兩者並罰。新加坡警方也強調,分銷和銷售假冒商品是嚴重的犯罪行為,他們將對那些損害合法企業和消費者利益的人採取嚴厲行動。
目前,警方正在對以上案件調查正在進行中,這一系列事件也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這太瘋狂了,有人在Lazada、Carousell等平台上公開出售香水,商場裡售價450新幣的東西在Lazada上售價為70新幣,如果價格太便宜的話要小心」,有消費者評論道。

二、什麼是假貨?
根據新加坡的《商標法》第3條所述,假冒商品是指: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三、賣家或進口商會受到什麼懲罰?
如果你從事銷售或進口各種商品的業務,你必須要證明你所攜帶的商品不是假貨,否則你將根據《商標法》承擔責任。

進口商應注意,根據該法第93A條,海關人員有權扣留、檢查或沒收合理懷疑為偽造的貨物。

圖/來源於pexels網

四、製造假貨的商家會怎樣?
作為假冒商品的製造商,你可能會面臨《商標法》第31條和第46條的指控。

此外,即使你只是為假冒商品製造商打版,也可能會面臨根據《商標法》第48條的指控。該條規定「專門設計或改變用於複製註冊商標的物品」的違法者將被處以最高10萬新元的罰款,或最高5年監禁,或兩者兼施。

圖/來源於pexels網

五、購買假貨的人會怎樣?
根據《商標法》只要你不交易或不打算交易,你不必承擔任何費用,但你所擁有的假冒商品仍可能被當局沒收。

此類的協議包括《貿易智慧財產權協定》和《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圖/來源於pexels網

六、銷售假貨的賣家需要知道什麼?
通過熱銷品牌的仿製品以低廉的售價賺取利潤,這確實很誘人,但你不應該冒這個險。即使你不打算出售仿冒品,而是以可疑的折扣收到一批有品牌的商品,你也應該檢查庫存,以確保這些商品是真品。
以下是一份用於檢查的非詳盡清單:


圖/來源於pexels網

七、購買假貨的人需要知道什麼?
為避免涉及買賣假冒商品的非法行為,以及避免你所支付的商品被沒收:

註:資料來源於新加坡海關、貿易發展局、食品局、衛生科學局、聯合早報等,綜合整理。

圖/來源於pexels網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管在哪裡,一定要堅守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