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獎作品截屏。
美國第45屆泰利獎(Telly Awards)成績揭曉,《8視界新聞網》和8頻道電視新聞以及中文時事組的節目,勇奪一金二銀一銅!
8頻道早晨新聞資訊節目《晨光第一線》的專題報道《我家傳什麼:舞龍舞獅家族 三代傳承龍獅精神》,取得泰利獎「文化與生活」組別金獎。
製作專題故事充滿挑戰
負責製作這集節目的編導薛淑慧今天(22日)接受《8視界新聞網》的訪問時說,製作專題故事其實充滿挑戰,這次獲獎,對團隊而言,是一份莫大的鼓勵。
「專題報道像新聞採訪,得據實報道,但也需要創作靈感,所以寫作時經常遇上瓶頸。幸好有主管董素華和同事不斷地鼓勵,沒放棄我,這才能走得遠。感謝評審團的肯定和受訪者對我們的信任,讓我們《晨光第一線》的專題編導們看見希望,繼續努力向前邁進。 」
感動評審和觀眾前 先感動了自己
同個系列專題報道的另一集《我家傳什麼:興化菜館傳承四代 古早味延續》也榮獲銀獎。報道以一輛已經騎了三代的舊腳踏車開場,串起一間近百年的興化菜餐館,傳承到第四代的故事。
編導黃逸卿說:「一個家族故事的歷史比新加坡的建國歷史更長,家鄉菜的味道曾撫慰無數思鄉人的胃和心靈。如今第四代兩個年輕人,繼承上一代的手藝和智慧,仍舊充滿熱情和活力,與家人們繼續為了家族事業努力,也許是這份家族間的凝聚力和他們臉上的笑容打動了評審,也讓我在拍攝的過程中感動滿點。」
作品出街後 善心人士紛紛欲伸出援手
由《8視界新聞網》記者報道的《清晨三點等到八點 慈父十年來摸黑越堤探在囚兒》,則榮獲「公共利益和意識」組別銅獎。
負責採訪這篇報道的《8視界新聞網》記者曾琬瑜表示,最難得的是,故事出街後引起關注、不少人向採訪主角張家平伸出援手,張家平的生活也因此得到改善。
她也特別感謝團隊的共同努力,並表示:「在創作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挑戰和困難,包括尋找阿叔(張家平)本人,也需要摸黑早起到新山完成拍攝,但幸運的是有攝影師何婷婷的默契合作和支持,還有老闆和主編的專業指導和鼓勵,讓我得以完成這個作品。 」
通過作品 將善意傳達傳遞出去
在泰利獎的另一個組別「社會影響」中,新傳媒中文時事組製作的網絡內容《新聞深呼吸+ | 我的乾兒子是客工》也榮獲銀獎。
共同編導這篇故事的《8視界娛樂生活志》執行級記者潘雪憶透露,之前在中文時事組製作這編報道時,其實是從身邊找到靈感。原來,故事主角就是同事的家人。
她透露,故事最先由監製楊毅敏發掘,之後再由她和同事進一步收集資料和製作,才有這個作品的誕生。
「我認為這篇故事的意義在於,儘管膚色、種族不同,甚至可能語言不通,只要我們不戴有色眼鏡,不預設、不偏見,以最基本的微笑和善意相待,許多社會問題或許就能迎刃而解。」
另一名參與這篇作品的新傳媒中文時事數碼組編導柯淑娟也認為,作品將善意傳遞給了更多人。
她說:「我們也希望可以繼續做類似這樣更有意義的作品,讓觀眾們知道,其實我們社會還是有很多有愛心、包容心和大愛的人們。其實很多時候要表現善意不需要做很多,一杯美祿、 一個問候,就足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