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8日訊)兒子車禍後腦損,媳婦一去不回,苦命阿嬤為養三個孫,每天打兩份清潔工15小時,10多年來每天只睡兩小時。
家住文慶路上段租賃組屋區的謝阿嬤(73歲),堅強勤奮,令人肅然起敬,又心疼她的際遇。
日睡2小時
記者上周四下午5時隨義工上門走訪時,謝阿嬤剛放工回家,坐在客廳閉目養神,準備過後煮晚餐,小睡兩小時後,再去打第二份清潔工。
為保護當事人,《聯合晚報》報道不用全名,也不公開三個孫子的照片。

記者下午走訪時,謝阿嬤在客廳閉目養神,準備過後煮晚餐給三個孫,深夜再去做晚班清潔工。
阿嬤說,她當年40歲的兒子(小型快遞公司老闆),在2008年3月1日一場車禍後腦部重傷,花了近萬新元手術費,但依然智力受損,行動不便,從此長期臥病在床。目前,他在當局津貼補助下住在療養院。
一年多後,她的媳婦竟然狠心拋下三個不到10歲的兒子,從此一去不回。
她感嘆說,媳婦當年不工作,每天喝酒。「她嫌我同住太擠,我就搬去租賃組屋,但每個周末都會過去幫忙打理,也買一些菜和肉過去,但孫子跟我說,媽媽都不煮給他們吃,他們餓了只能吃餅乾。」
她說,媳婦再也沒有回來看孩子,因為家庭破裂,當局社工安排三兄弟住兒童院,直到三年前陸續滿16歲前才搬回來,與她同住租賃組屋。
過去11年,在當局的補貼之餘,為了讓孫兒升學、有零用錢花,阿嬤每天打兩份工。
「我每晚11點到早上6點,到市區一家五星級酒店做晚班清潔工,然後早上8點到下午4點,再去另一家酒店做早班清潔工。」
社工跟記者上門時,看到阿嬤家好多帳單沒清,包括水電單、孫子的電腦分期付款、銀行帳單等。
舉債貼家用 一度感絕望
阿嬤嘆了一口氣說,因為擔心三個孫沒人養、不想債務連累家人,她要堅強活下去。
謝阿嬤有一個兒子,但她說,兒子「也有自己的家庭和負擔,只要他自己生活過得去就好」。
她打兩份清潔工,月賺1000多新元,但不夠養三名青少年孫子。「我後來聽人講,可以向放貸商借錢,沒辦法也去借了三組2000多塊」。
但她債務一直還不清,一度感到很絕望。「我沒有錢,要怪誰?如果不是為了三個孫、不想債務沒還清,給家人造成負擔,我根本活不下去。」
提早開工一個月 義工助阿嬤還債
義工動了憐憫心腸,每天提早開私召車,拼一個月後幫阿嬤清債。
謝阿嬤在朋友介紹下,向債務輔導團體亞杜蘭生命輔導中心求助。其中一名義工迦南(34歲,私召車)知道她的苦情後,感到很同情,自願每天清晨提早開私召車一小時,一個月後為她還清了2000新元債務。
據了解,一般上輔導員都會鼓勵欠債人自己負責任,但大家都同意,阿嬤情況特殊,需要救急舒緩困境。
亞杜蘭生命輔導中心主席王其俊(65歲):「阿嬤很感恩,也很可愛。為了感謝大家的關心和幫忙,她居然請10多名義工去她上班的五星級酒店吃自助餐,說員工有半價折扣。最後一名做生意的女義工說『好,阿嬤你請客,我來買單』。」
製作榴槤月餅 籌「救急基金」
債務輔導團體亞杜蘭設「救急基金」,一群義工平日環島上門扶持求助者,如今環島送「王中王月餅」籌募基金。委員會將斟酌個案情況,讓急難者挨過難關。
一望中心副主席陳佳明(58歲)受詢時說:「我們發現,不少欠債人陷入困境,不是因為賭,而是生活磨人,也借不到錢。」
他說,面對難關時,壓力令人崩潰,但有些情況是必須應付眼前債款,往往「頭過,身就過」。「因此亞杜蘭決定設『救急基金』,但到底誰該幫,該怎麼幫,需要有委員會把關,不讓人濫用機制。」
為了籌募基金,一群義工齊心協力,結合烘培名師的點子,在中秋佳節前找優質廠家製作「王中王月餅」,以最純正的「王中王」貓山王當餡料,頂級巧克力當冰皮。
他們將到各商場擺攤售賣,10多名義工平日全島上門扶持求助者,如今也願免費將月餅送上門。有意買月餅支持基金者可撥熱線9223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