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國籍男子謝信,因申請國際學校教書時偽造國大文憑被法院判決罰款4000新。
此前他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上了五年課後退學,隔年恢復學籍卻又因沒有符合考試規定遭開除。

看到這則新聞,小編不禁想起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各種新加坡留學生微信群里總會混進幾個賣假文憑打廣告的人。
雖然馬上就會被群主踢出,但可以看出這個產業在新加坡屬實發達,他們尤其主攻中國留學生市場,所以總是想方設法混入微信群。

不過,從2019年開始,偽造文憑這條路已經走不通,因為新加坡政府出了個奇招!
而且在新加坡用假文憑可是會有很嚴重的後果的,不信你往下看!

01. 偽造文憑瞞天過海拿高薪?
今年30歲的被告謝信(譯音)是一名來自中國的新加坡永久居民,12月11日他承認一項偽造文書的罪名後被判罰款。
庭上揭露,他是在2011年8月1日開始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電腦工程系上課,但他還未畢業就在2016年4月18日退學。
他在2017年1月13日成功恢復學籍,但在2017年6月因為沒有符合考試規定遭校方開除。

謝信後來在2019年2月申請到一家國際學校教書,提交了偽造的國大文憑。
國際學校向國大查證,國大通過記錄發現謝信沒有畢業,而且偽造了文憑,因此報警。

這個謝信偽造文憑的故事還不是最厲害的,下面這個老哥才是「傳奇」。
這個之前只有小學畢業學歷的男子,偽造國大文憑後斬獲38家公司offer,月薪甚至達9000新幣!
具體怎麼回事?
2019年,一名只有小學離校證書的49歲男子,為了獲取更高的薪水,涉嫌通過偽造各種文件在38家公司獲得3,500元到9,000元不等的月薪。
他在偽造文件欺騙、偷竊等21項罪名下,被法官判處35個月監禁及罰款1,600元。

被告金明立(譯音),Chin Ming Lik的一連串欺騙罪行,必須從他聽說在土木工程行業擔任工程經理可以獲得優渥薪水談起。
為了在面試中搶得先機,被告通過谷歌搜索找到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學位文憑圖像,以彩色印表機列印出來,並將自己的資料寫在紙條上蓋在印出的文憑圖像上,再用複印的方式弄出一份以假亂真的國大的一等榮譽土木工程學位文憑副本,以此副本開展他的「高薪」生涯。
隨著許多公司提供被告工作機會,他的偽造文件來源也越來越」豐富「。
通過工作之便,被告得以複印其他同事的證書,然後如法炮製,用寫著自己資料的紙條蓋住重要資訊,複印後占為己用。
這些偽造證書包括人力部發出與認可的各式技術證書,如起重督工安全課程、風險管理證書及建築安全證書。

由於擔心被拆穿,被告頻繁地換工作,從2013年至2017年間,在每個工作崗位待不上3個月。
短短四年內換了38家公司,月薪高達9000元,甚至還曾嫌7500元月薪太低而推掉工作邀約。
被告也深知僱主可能會要求他提供實體的證書,因此在2015年9月9日申請宣誓公證,稱在搬家時弄丟10份證書。

但上的山多終遇虎,被告有一次換工作時,公司把他的假證書發給國大註冊局進行認證,註冊局卻查不出資料,助理經理起疑後報警處理。
被告在2017年4月23日被捕後,才坦誠偽造文件,法官最終判他坐牢35個月,罰款1600元。

要知道嚴格的新加坡在個人證件文憑的審查方面也十分嚴格,偽造文憑也會被判重罪。
比如,新加坡移民局嚴厲看待不論什麼性質的申請,提供虛假證件資料事件,都屬於嚴重刑事欺騙罪行。
一旦查出作假,無論你是什麼工作準證,或是PR、公民,都將會面對指控,且受監禁、罰款或兩者兼施。刑滿後,遣送回國,禁止入境。

02. 假文憑並非新加坡專屬
文憑造假並不是新加坡的專利,中國的「網絡學歷工廠」造假產業鏈更是發達。
在中國的網絡上存在一群以製作、販賣假文憑為生計的人。他們以幾百元至1萬多元不等的價格出售從大專到重點大學的假文憑,並聲稱這些文憑可以在學信網(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詢驗真。
從假大學到假文憑再到假驗證,儼然已形成一條造假的利益鏈條。

在網上我們發現,一張全日制普通本科的畢業證要350元,加上學位證書的價格為650元。如果需要在學信網上能查到的文憑,普通本科院校的要1.2萬元,211大學的為1.5萬元。
更有廣告打出:「辦理大專、本科學歷,公辦大學統招15天快速拿證!不是走正常招生流程,學信網永久可查。大專1.2萬元,普通本科1.5萬元,211大學1.8萬元,帶學位再加6000元。」
購買假文憑的流程大致相同。
一般是購買者將準備好的學校、專業等資料發送給對方後繳納10%~40%的定金,7~20天後,販賣者將學位證或畢業證的掃描件發來,購買者在學信網查詢無誤後將剩餘費用付清,販賣者再寄出文憑。

據了解,學信網是教育部指定的學歷查詢唯一網站。
那麼,假文憑販子聲稱的學歷證書能在學信網上查到是怎麼回事呢?
學信部門工作人員曾經對此回應,學信網的學歷錄入有一套嚴格的程序,需要具有辦學資質的院校上報學生信息,教育部門審核備案後,才能在網站上查詢到相應的學歷信息,「他們說可以查詢得到的,很可能是在假網站查到的」。
此前有媒體報道www.chsl.com.cn為山寨學信網的網站,與學信網(www.chsi.com.cn)的域名只有一個字母之差,網站內容幾乎全盤模仿學信網,幾可亂真。
有文憑購買者因在設計好的假網站上查到了購買的文憑信息,信以為真,從而受騙。
不過,即使訪問的是正確的域名,假文憑販子還可以通過植入病毒讓訪問導向山寨網站。
比如說,假文憑販賣者給你發送一個壓縮文件,裡面有你的學位證編碼,你打開壓縮文件時可能就中了病毒。
在病毒運行中,其實你訪問的已經是被不法分子惡意導向的假網站。

假文憑之下還有假學校。
有文憑販子發來的「合作」學校名單里,更是出現了被教育部門曝光過的「野雞大學」。
就在近日,一份「野雞大學」黑名單流傳網絡,其曝光了381所虛假大學。這些虛假大學不具招生資格、沒有辦學資質,建有空殼網站,無實體校址,打著大學的幌子,從事著偽造學歷文憑證書之類的招生詐騙。
但是目前小編通過搜索發現,黑名單上的虛假大學,多數已無法登入。
如果在百度上輸入相應的虛假大學名稱,會出現「您搜索的學校名稱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名單中,媒體披露其虛假辦學,請謹慎辨別!」的提示。
最近的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發現,填寫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比國家實際培養的人數多出60萬人,也就是說,全中國至少有60萬人持有假文憑。
這數字也是令人震驚!

正因問題的嚴重性,目前,中國正嚴厲打擊境內製造及買賣「假文憑」的行為。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關於辦理偽造、販賣偽造的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明刑事案件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規定對偽造高等院校印章製作學歷、學位證明的行為,以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定罪處罰;明知是偽造高等院校印章製作的學歷、學位證明而販賣的,以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共犯論。
依照刑法第280條第2款規定,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中國教育部也已就「假文憑」泛濫推出了一系列遏制措施,包括從2016年開始實行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制度,並建立全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檔案庫,供社會查詢。

但是,和新加坡的處罰力度相比,在中國購買和使用假文憑的處罰力度還是比較輕。
目前購買使用假文憑的行為,還不構成犯罪。但也要承擔行政責任,還有可能要承擔民事責任。
例如,勞動者利用假文憑求職,用人單位發現後,可以勞動者涉嫌欺詐為由,主張解除勞動合同。

03.高科技讓假文憑無處遁形
此前,中新網的記者曾曝光一個新加坡販賣假文憑的窩點。
接頭男子自稱來自中國,畢業於新加坡理工學院,可為顧客量身定造假文憑,多所大學的假文憑,不論學士還是碩士文憑,他都可以「弄」得到。
他說,顧客只須預先支付20%的訂金,兩周後「交貨」時,剩餘的款項才悉數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