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再創單日新高,再成立一緊急應對機構...
昨天,新加坡新增確診13起新冠肺炎病例,創下單日新高,總病例目前達130例!
新增病例中的9例與戰備軍協私人晚宴感染群相關。
這9人多數年齡介於33歲至70歲,他們當中一些是其他確診病例的家屬。這個感染群目前有17起病例,是新加坡第二大感染群。
也就是說,Safra Jurong成新加坡第二大感染源!
Safra Jurong感染源是一家餐館,當晚有兩場晚宴,總共600人出席。

(圖:來源自網絡)
剩下的4例病例,2例為輸入型病例,分別為47歲的新加坡籍新加坡航空機組人員與一名37歲新加坡永久居民女子,在2月27日至3月5日到過德國。
1例和之前感染群有關係。
最後1例是未知來源,是一名55歲新加坡新電信男職員,他辦公地點位於新電信電信中心(Comcentre)一號大樓第20樓。他最後一次上班是上星期三(26日),之後便請了病假。新電信方面表示公司已經封鎖了該員工所在的第20層,並展開徹夜的清理和消毒工作,該樓層的所有員工也被要求在家工作14天。據了解,這名員工不負責和客戶接觸。

(圖:來源自網絡)
對此,新加坡也及時對防疫工作進行了調整...
昨天(3月6日),推出跨政府部門的「新加坡保潔運動」(SG Clean)工作小組,旨在加強新加坡的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病毒進一步擴散。
跨部門工作小組由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領導,成員包括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李智陞和環境及水源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等五人。
工作小組將圍繞三大塊重點內容進行工作,包括確保公共空間的衛生狀況、鼓勵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以及改變社會規範減少病毒散播的可能性。

(圖:來源自網絡)
對!
核心就是——保證良好的衛生環境和個人衛生習慣!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表示,在目前的情況下,大家要做好長期和病毒戰鬥的準備。
正因為如此,大家務必要做好公共和個人衛生以及改善社會規範。雖然有些習慣很難改變,比如說用手摸臉,有些人習慣舔手指,咬指甲。這些細小的習慣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對於衛生,跨部門工作小組給出一些建議:
1、使用公筷公匙
跨部門工作小組建議最好不要與人同吃一盤食物,如果必須要吃,也最好使用公筷。
2、不要握手
3、用托盤吃飯
吃飯的時候如果把碟子放在托盤上,就不會弄得食物到處都是,便於清潔。
4、自己丟紙巾
跨部門工作小組建議最好自己扔掉紙巾,而不是把這種「生物危險品」交給清潔人員處理。
5、生病別出門
6、經常用肥皂洗手
7、打噴嚏或咳嗽時使用紙巾

(圖:來源自網絡)
插播一則好消息!
新加坡最小新冠肺炎患者不藥而愈。
被列為第28例的男嬰是新加坡至今最小的病患。他的母親是中藥行永泰行的職員,也是第19起病例。
根據竹腳婦幼醫院和國家傳染病中心的醫生聯合發布的醫藥報告,男嬰的父親和幫傭先後染病。男嬰上個月4日被送到竹腳婦幼醫院接受隔離觀察。
這份刊登在《臨床流行病》雜誌的報告指出,男嬰除了在入院第三天發燒達攝氏38.5度並在一小時內恢復正常體溫外,其餘時間都沒有出現任何症狀,血氧飽和度入院時也達98%,肺部呼吸清晰。不過,醫生為他進行病毒測試後,發現他體內的病毒含量很高。
期間,院方沒有給他用藥,他在入院第17天對病毒呈陰性反應,最終康復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