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柔的比較優勢吸引了許多公司在新加坡和柔佛州設立具互補作用的業務,為區域和全球業務以及客戶提供服務。(海峽時報)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柔佛州計劃設立經濟特區,可發揮新柔兩地的比較優勢,也會吸引許多公司在新加坡和柔佛州開展具互補作用的業務。
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星期四(8月3日)在國會答覆西海岸集選區議員有胡美霞的口頭詢問時指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柔佛州計劃設立經濟特區,兩國政府已成立特別工作組探討細節,並將在今年10月舉行的新馬領導人非正式峰會上向兩國領導彙報進展。
胡美霞補充提問,政府如何確保經濟特區不會影響我國貿易出口的競爭力。劉燕玲答覆說,新柔的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吸引了許多公司在新加坡和柔佛州設立具互補作用的業務,為區域和全球業務以及客戶提供服務。
她指出,冠病防疫措施去年逐步解除以來,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與馬國機構在柔佛州展開了幾個重要項目。例如,在柔佛州依斯干達的努沙再也科技園(Nusajaya Tech Park)設立了一家可生產100種食品,如麵包、蛋糕和甜點的清真認證工廠,供應給烘焙品牌巴黎貝甜(Paris Baguette)。
巴黎貝甜在東南亞有多家連鎖店,也在本地雇用300多名員工。「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顯示我們如何藉助新柔的比較優勢來互補集體價值主張。」
她說,柔佛州與新加坡是互補的地區,公司可在我國設立地區總部、開展科研和供應鏈管理,讓新加坡雇員幫助企業管理整合或協調公司的泛亞業務。
「我們期待加強與柔佛州的聯繫,促進更緊密的經濟合作,並期待有機會探索具綜合效應(synergies)的領域,造福我們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