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告表明,隨著銀行習慣的演變和技術發展的進步,新加坡消費者和中小型企業正在迅速接受虛擬銀行業務。
在 2020 年 6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間,星展銀行移動應用程式的客戶註冊量同比增長216%,擁有350萬客戶。
本地競爭對手華僑銀行也出現了類似的增長,報告稱2020年第一季度在線開設的新中小企業帳戶數量比上一年增長了2.4 倍。
同樣,2020 年第一季度,大華銀行的投資產品在線購買量同比增長406%。
報告稱,在線購物的增長、實體店無現金支付的轉變以及實時支付的發展正在推動數字支付解決方案的激增,尤其是電子錢包。
根據FIS的2021年全球支付報告,2020年,電子錢包是新加坡第二大最受歡迎的電子商務購買支付方式,僅次於信用卡。到 2024年,電子錢包預計將超過信用卡,占所有在線購買交易的27%。

與此同時,將新加坡的實時支付系統與東南亞地區其他國家連接起來的舉措正在推進,這表明了新加坡在區域跨境支付領域的領導地位。
2021年4月,新加坡PayNow與泰國PromptPay實時零售支付系統聯動成功啟動,為兩國跨境支付提供便利。緊隨其後的是與馬來西亞的DuitNow聯動。到 2022 年 7 月,PayNow預計將連接到印度的統一支付接口(UPI)實時支付系統。
另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參與了由國際清算銀行(BIS)牽頭的「鄧巴項目」(Project Dunbar),該項目旨在使用央行數字貨幣(cbdc)促進跨境支付。
新加坡另一個蓬勃發展的金融科技領域是先買後付(BNPL),允許消費者先進行購買並分期付款。
在新加坡,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這些產品的受歡迎程度飆升,因為消費者希望節省開支,而網上商家也尋求利用轉向網上渠道的機會來增加銷售。
Milleu Insight研究的數據發現,新加坡25-40歲人群中有30%的人使用過先買後付(BNPL)的服務,67%的消費者認為獎勵或現金返還是使用先買後付服務的最大動機。
10月,渣打銀行與亞洲最大的先買後付(BNPL)平台之一的運營商Atome Financial簽署了為期 10 年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還承諾提供5億美元支持Atome Financial擴大其商戶和客戶群體。
就在上周,新加坡先買後付(BNPL)解決方案公司Pace完成了4000萬美元的首輪融資。今年剛剛成立的Pace計劃到2022年實現商品交易總額達到10億美元,並在未來12個月內將用戶基數增加25倍。

(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的細分市場)
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是最大的類別,占新加坡所有金融科技公司的 20%。其次是支付(17%)、投資/財富科技(13%)和監管科技(10%)。
以上內容均取自網絡,主要參考來源fin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