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督公廟有人數限制,香客在階梯前排隊。(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歷經兩年疫情,今年措施放寬,人數不受限,新加坡龜嶼進香季迎來約2萬訪客。
《新明日報》報道,每年農曆九月是信徒到龜嶼進香的季節,過去兩年因為冠病疫情,新加坡土地管理局限制每日只能500人登島,訪客也必須事先預定出發日期和時段,預定成功後才能買船票。
當局今年不再限制登島訪客人數,以及來往該島渡輪的乘客人數。
昨天是進香季的最後第一天,《新明日報》昨日上午9時抵達濱海南碼頭時,已經有多人在排隊等待上渡輪,出發時渡輪上幾乎坐滿人。
新加坡一家渡輪服務公司董事方逸洋(39歲)受訪時說,今年搭渡輪到龜嶼的人次比去年多了約50%,估計有約2萬人次到訪,相信是因為取消了人數限制。
他說,該公司今年也增加多兩三艘的渡輪,最大艘的可以容納約200人,最小的可容納約60人,每天提供11個趟次到龜嶼。
媒體早前報道,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指出,從2014年至2018年,平均每年約有3萬7000人次到訪龜嶼,2001年的農曆九月,約有13萬6000人到龜嶼進香。
符先生坦言,過去來進香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人,他們不懂得怎麼網上訂票,人數限制是500人,有時也才來200多人。
不過他說,最近開放後,開始有馬來西亞旅遊團過來了。」
除了馬來西亞團,新加坡當地義順居委會也帶著居民到訪,負責人洪淑有(63歲)受訪時說,他們這次一共帶了40名居民,小的有四五歲小孩,最年長的已80多歲,大部分都是家庭。

拿督公廟4月發生火患,大部分木柱都燒成灰,鋁鐵頂棚也塌下。(新明日報圖)
拿督公廟已完成第一階段修復工程已完成,搭建臨時帳篷讓香客進香。
位於龜嶼山坡上的拿督公廟今年4月17日失火,超過200年歷史的廟宇幾乎全毀,三座聖祠的大部分木柱都燒成灰,鋁鐵頂棚也都塌下。
廟宇看守人伊薩(60歲)受訪時說,火患後,他們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來清理,緊接著又花了兩個月半的時間才完成第一階段地磚和神龕結構的修復工作,也搭建了臨時帳篷和圍欄,終於趕在進香季節開放給香客。
「不過接下來第二階段要建屋頂,也要儘量保持原本的結構,需要由工程師、建築師的設計和計劃,加上要當局批准,材料上也希望用上防火材質,預算或在20萬新元上下,但包括施工日期,一切都還未敲定。」
由於廟宇限制人數,記者走訪時,階梯前已經排起人龍。工作人員透露,上個周末人數更多,香客需要等超過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