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被譽為「世界花園城市」和東南亞的「衛生模範」,生活在這裡,真的像生活在花園中。人行道兩旁枝繁葉茂的行道樹,各種花卉,草坪、花壇、小型公園間雜其間。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帶給人們很多舒適感。
今年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這個「花園」生活,「現在或有十幾億人想排隊進新加坡!」這可能並不是一句空口之談。
2022年,選擇移居新加坡的富豪已經達到了2800名,新加坡家辦的數量也超過了700,明年有望突破800,這都證明著新加坡的吸引力。
有的分析認為新加坡如此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新加坡發達的金融環境,有些則認為是新加坡穩定的政局,欣澤認為這些原因都有,但還有一個原因是被大家忽視的那就是新加坡的社會環境。
一個能把「以人為本」作為國策的國家,到底是在哪些方面做到了極致,讓許多富豪和高端人才都非他不可呢?
親切和藹的議員

在新加坡你經常能在小販中心或者商場裡看到議員,這些議員在電視里光鮮亮麗,但是還是要去小販中心吃飯,去商場裡逛街。
如果你剛好遇上甚至能和他們合個影或者反應自己遇到的一些問題,這些議員會記下你的郵箱並核實你遇到的問題,如果情況屬實,那麼該問題很快就會得到解決。
雖然是在私人時間見到這些議員,但是他們也並不會擺架子,態度非常親民,也是真正把為民服務記到心裡。
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

說到新加坡,那一定是高樓林立,而這些高樓大廈雖冰冷,但是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讓這個城市變得溫暖起來。
過街天橋雖然保證了行人過馬路的需要,但是有些推著嬰兒車或者腿腳不方便的人上下階梯眾多的天橋是一件很不方便的事情,但是新加坡的天橋幾乎都配備了電梯,方便殘疾人老年人孕婦推小孩的優先使用。
在新加坡有這樣一句話:沒有殘疾人嬰兒車去不到的地方,現在看來確實如此。
居者有其屋

要想在一個城市長期發展,當然是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高額的房價足以嚇跑不少有志青年。國內的高房價是國內人們繞不過的話題,房產預售制度,公攤面積等各種房產問題逐漸顯現。相比而言新加坡的組屋政策太親民!
新加坡的組屋全部都由政府負責精裝修,做到真正拎包入住,在新加坡買房子沒有公攤面積。購買新組屋的家庭月薪必須低於12000新幣,對於購買二手租屋則沒有月薪的限制。
居民可用公積金來支付10%的首付款,餘款可以用公積金慢慢還,政府還會補貼每一個家庭3萬新幣,加上銀行貸款利率僅為2.5%,所以一般的工薪階層僅用公積金就能還上房貸,不會因為還房貸而降低了生活品質。所以在新加坡有一套房並不是那麼難。
高度信任的政府

最新的數據顯示,疫情過後,新加坡人對政府的信任度高達75%!
過去幾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世界各國的民眾對政府的信任都普遍減低,僅8個國家的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提高,而新加坡就是其中之一!
在民眾還對疫苗持觀望態度時,新加坡總理和各大部長身先士卒,率先接種疫苗,並且全程直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人民:疫苗是安全且有效的,希望大家早日接種。
在疫情的高峰期,醫療資源嚴重短缺,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帶頭呼籲:輕症居家隔離、中症去診所、重症去醫院、更嚴重的就去急診部。
明明沒有任何監視手段,政府也沒有強制措施,但是大部分居民都聽取了當局的建議,輕症自覺隔離,重症去就醫,國民和政府之間的相互信任,讓新加坡醫療體系免於崩潰。
以人為本的方方面面

最近選擇移民新加坡的人才和富豪越來越多,這離不開新加坡金融環境等因素,但是也不能否認新加坡政府在人才引流上做出的努力。
近年來人力部推出了許多新准證,為的就是吸引人才。與此同時,新加坡穩定的政局、安全的環境、嚴格的法律和「境外收入不收稅」這些因素,也都吸引著國外富豪和投資人們的青睞。
為了讓生活在新加坡的人更加舒適,政府還做出了一下努力:
新加坡護照
全球150多個國家免簽,子女申請海外留學拿到簽證的速度也很快。
子女教育
公民學費便宜,每月學費20多新幣,大學學費是貴一些。某些政府機構或私人機構頒發的獎學金只給新加坡公民申請,助學金也是如此。
醫療
在新加坡國立保健集團的綜合診療所,新加坡公民一般門診費為12.6新幣, 新加坡永久居民則需要支付32.7新幣
水電費補助
居住在組屋的新加坡公民也可以享受政府的水電費補貼,房子越大,補貼幅度越小。
財政補助
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在很多方面可以申請財政資助。這些財政資助計劃通常只面向新加坡公民。
圖書館補助
新加坡公民辦理國家圖書館時無須支付任何費用。 新加坡永久居民則需要支付一次性支付費用。
產假
如果孩子是新加坡公民,母親將享有16個星期的產假。但如果孩子不是新加坡公民,母親的產假將只有12個星期。
新加坡永久居民簡稱SPR,一般是移民過去的,首先是獲得的SPR身份。新加坡公民指的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新加坡公民的身份證是粉色的,而永久居民的身份證是藍色的。兩者享受的福利待遇和退休待遇不同,本地人優於移民。
新加坡擁有一個真正「以民為本」的政府,和居民與政府之間互相信任的基礎。這種落到實處的「溫馨」,才是吸引越來越多外國富豪和人才移民至此的根本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