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全世界基礎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新加坡可謂是當仁不讓。在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全球最大規模基礎教育排名》中,新加坡穩居第一。新加坡學生的國際文憑IB會考成績每一年穩穩的碾壓全球,其奧數更是全世界的標杆,在美國現在最流行的課程被稱為「新加坡數學」。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在2023年最新的QS大學排名中穩居亞洲第一,全球第十一。牛津、劍橋、哈佛、耶魯、史丹福、麻省理工等名校每年都在新加坡招收大量學生, 哈佛大學在中國的錄取率不足0.5%,在新加坡的錄取率卻高達14%!
近幾年因為疫情反映出的東西方的價值觀的差異,讓越來越多想要在低齡階段送孩子出國留學的中國家長把目光投向了新加坡,再加上全球公認的治安最好和最乾淨舒適的生活環境,各個學校中國留學生申請量幾乎是疫情前的3-6倍。
我們新富通在給孩子們做留學規劃時發現,最讓家長困惑和不解的還是新加坡繁複的教育體系,今天我們就來給家長們詳細剖析一下新加坡的各種留學路徑以及該如何選擇。

從上圖可以看出,目前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來新加坡留學,除了直接裸考通過AEIS(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國際學生統一入學考試)入讀新加坡政府學校外,大部分孩子會先在國際學校,私立學校和培訓學校中選擇。
新加坡大部分國際學校採用的是國際文憑IB課程體系,目前有3所國際學校提供美國先修AP課程。兩所私立學校提供和政府學校一樣是課程體系(學費較國際學校低很多)。培訓學校則是以培訓AEIS考試為主要目的。
不同體系之間也是可以轉換的。比如家長擔心孩子未必能通過AEIS或者是年紀偏大剩下的考試機會不多,可以先選擇國際學校,讓孩子熟悉新加坡環境的同時,參加補習備考AEIS。考試通過,順利轉入公立系統;沒有通過,也不耽誤孩子的學習進度。先選擇私立/培訓學校的,因為沒有考過AEIS或者覺得孩子比較適合IB體系,也可以再申請轉入國際學校就讀。
老師點評:
一般孩子來新加坡留學的時候都會有一個過渡階段,能夠直接考進政府學校或者直接被第一梯隊國際學校錄取的孩子只占少數,畢竟中國和新加坡的英語教學程度差距巨大。家長切不可心急,先選一個適合的過渡學校,讓孩子熟悉全英文的環境,切忌給孩子過多設限,看孩子更適合哪種體系再朝目標努力。只要英語成績上去了,中國孩子的理科實力整體上還是有優勢的。
幼兒園或高中生可以來留學嗎?
新加坡可以申請學生准證的最低年齡是3歲。如果父母是工作準證,孩子持家屬准證,則沒有年齡限制。如果是幼兒園年齡就來留學有三種選擇:公立幼兒園,私立幼兒園和國際學校的幼兒園部。我們比較推薦新加坡本地的私立幼兒園,教學質量非常高。國際學校幼兒園的中文教育會相對較弱,必須額外請家教補習中文。尤其對於想進公立小學的孩子,私立幼兒園的教育程度會更適合。
孩子到了小一入學的年紀,想進公立體系,可以報名參加免試的政府學校小一招生,但是留給外國孩子的名額非常有限(大約每年4萬個孩子中,只有2000多學額是國際生)。如果沒有抽中,需要在私立或國際學校就讀小一,小二開始可以參加AEIS考試。
在中國已經入讀高中的孩子,如果本身就讀於國際學校,並且英語程度非常好,還是有機會在最晚11年級轉入新加坡的國際學校的。想走政府路線的話,AEIS最大的招生年級為初三,最多降兩級。如果孩子在國內讀完至少高一(相當於新加坡4年初中畢業),可以報讀新加坡的培訓學校備戰劍橋A水準或是降一個難度的國際A水準。國際A的成績已經符合英國G5精英大學的入學標準。
老師點評:
新加坡留學年齡小會比較有優勢。年齡越小,選擇越多,適應期更充裕。年齡越大,無論是AEIS考試還是國際學校的入學考試難度都會加大,英語的要求也是指數級增高。國際學校一般不降級,按年齡走,學校會提供額外的英文強化課程。對於國內應試教育體制的孩子轉來就讀需要更多思考、研究、社交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國際學校,需要孩子更強的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當然,這也會是孩子成長中很好的經歷。

下面我們來看看各種留學路徑中,孩子們在升入理想的大學前,需要最終攻克的終極三大BOSS: 劍橋A,IB和AP分別到底是什麼。
新加坡劍橋A水準
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高級水平證書(或新加坡劍橋GCE A-Level)是新加坡每年舉辦的普通教育高級水平考試,由新加坡教育部(MOE)、新加坡考試與評估局(SEAB)和劍橋大學地方考試聯合會(UCLES)共同進行。
自2002年起,新加坡劍橋GCE-A Level與英國A-Level考試解除關聯,當時教育部接管了其國家考試的管理,因為兩國教育體系的發展存在差異。科目的標準和評分由SEAB和MOE與劍橋國際考試委員會(CIE)共同確定,CIE是UCLES的子公司。
新加坡劍橋A水準是世界名校的通行證,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廣泛採用的基礎教育體制,受到世界160多個國家數千所大學的認可,畢業後學生可赴美、英、澳、加、歐亞等多個國家任何一所大學就讀。成績優異者可獲高額獎學金就讀新加坡頂尖公立院校。國際學生如要到新加坡政府大學就讀,除非是獎學金特招,否則都需要通過A水準考試。
新加坡劍橋A水準考試科目
新加坡劍橋A水準科目分為H1、H2和H3三個等級,不是所有科目都有三級。一般上,H1內容為H2的一半但難度相等;H3內容則是H2科目的進一步延伸。
新加坡初級學院JC的課程通常由三部分組成:
必修課:屬於知識技能科目與語言類科目,由H1閱讀與寫作(General Paper: GP)、H1專題作業(Project Work: PW)及母語組成。如果學生在中四的時候已經考過O水準的高級華文並且及格,就不需要再學母語。
數學與科學:屬於內容科目,主要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會計、電腦等。
人文與藝術:屬於內容科目,主要包括經濟、歷史、地理、文學、音樂、美術、戲劇研究、中國通識等。
另外知識技能科目:H2知識與探索(Knowledge & Inquiry: KI)從2024年起成為對比科目(不可再替代必修課GP),理科生選修它,可以探索某方面的人文知識;文科生學修它,可以探索某方面的數理知識。
除了必修課外,JC學生必須在"數學與科學"以及"人文與藝術"課程中選擇至少3科主修H2和1科副修H1,或者4科H2的科目。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這4門課程中必須包含一門對比科目(文理對比)。比如理科學生常見的選課組合:數學+物理/生物+化學+經濟。
所以A水準考試通常考6門課:

新加坡A水準計分方式
科目的分數不會給具體的數字而是用字母來代表,每科A水準成績分為A,B,C,D,E,S,U七個等級,其中S和U是不及格。考4科H2的學生,最差的一科按照H1計算。

目前A水準大學入學滿分為90分,2026年會下調至70分。

老師點評:
新加坡的公立系統是能很好對接中國的公立教育體制的,尤其是數理化很強的理科生。從A水準考試70分以上都是A可以看出,相較於中國高考差一分就可能是千軍萬馬而言,壓力要小很多。新改革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第四個內容科目,而不必過於擔心考試成績。
很多家長也會擔心孩子能不能進「好」學校。新加坡和中國在這一點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於「每一所學校都是好學校」,推行校長輪換制。AEIS考試通過以後,政府會儘量按報考的區域進行分配,多半是「鄰里學校」。雖然民間確實有中小學的排名,但是即便沒有進所謂的名校,小升初PSLE, 中考劍橋O水準的都是很公平的機會。最終能從150多所初中考入18所初級學院JC的孩子都是一條腿已經邁入優質大學的。
國際文憑IB課程
IB課程即國際文憑組織IBO,是為全球學生開設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的課程,為3-19歲的學生提供智力、情感、個人發展,社會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其獲得學習、工作以及生存於世的各項能力。
IB課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課程體系為基礎而自成體系,廣泛吸收了當代許多已開發國家主流課程體系的優點,涵蓋了其主要的核心內容。因此IB課程體系即具有與世界各國主流教育課程體系之間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發展下的獨特性。
全球有分布在近百個國家的一千餘所大學與國際文憑組織有穩定的協約關係。北美和歐洲的許多著名的大學樂於接收IB學生,有一些大學還為優秀IB畢業生提供獎勵學分和越級的鼓勵入學政策。英國幾乎所有大學都接受IB文憑。牛津、劍橋等世界一流大學也都很歡迎IB學生申請入學。美國及加拿大數以千計的大學都視IB文憑為優良的入學資歷。著名學府如哈佛、耶魯及普林斯頓等一級藤校甚至容許成績優異的IB學生直接跳級讀大二。澳洲全國各州所有大學和專業學院也都承認IB為一個優良的入學資格,有些院校甚至在學生尚未畢業前便給予優先錄取。
在IB項目中,包含四大課程門類:
小學項目(IB-PYP)
中學項目(IB-MYP)
大學預科項目(IB-DP)
職業教育項目(IB-CP)
IBDP課程是新加坡國際學校採用最廣泛的課程。有些國際學校在中小學年齡段會使用IBPYP和IBMYP課程;也有不少在中學年齡段會使用IGSCE課程,IGSCE是專為國際學生設計的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課程。但殊途同歸,最後兩年都會進入IBDP課程。
IBDP課程需要學生在六個學術範疇獲取知識,同時講求學生的思辨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整合所學的知識,進行自主學術研究。兩年的課程主要分兩大部分:

六個學科組別:
語言及文學研究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一般為英語。
語言習得 Language Acquisition:可選擇法語,西班牙語等。
個人與社會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可選擇課程包括歷史、地理、經濟、哲學、心理、社會與文化人類學、商務與管理、全球社會中的IT等。
科學 Sciences:可選擇課程主要有生物、化學、物理、環境系統、設計技術等。
數學 Mathematics:以數學為核心,部分數學項目與計算機技術為選修課程,考查重點包括「數學調研」與「數學建模任務」兩大方面。
藝術 The Arts:可選課程包括音樂、劇院藝術、視覺藝術、學校自主藝術項目等。
三個課程核心:
知識理論 Theory of Knowledge, TOK
拓展論文 Extended Essay, EE
創意、行動與服務 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 CAS
學生要從6個學科組別中各選一個科目,其中3門科目為高階程度(Higher Level),而另外三門為標準程度(Standard Level),並要在2年的課程中,完成每一組別的特定報告。同時要完成等同大學研究論文的4000字拓展論文(EE),知識論理彙報(TOK Presentation) 及創意、行動與服務(CAS)。
IBDP 的評核方法由校內評核(Internal Assessments)及在每年的五月及十一月進行的公開考試(External Assessments) 兩部分組成,6個學科組別每科最高7分,核心最高3分,45分為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