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在新加坡,是官方指定飲品。
飛機在樟宜機場一落地,就進入了咖啡的地界,任何其他飲品在這裡,不擺出伏低做小的姿態都活不過一個禮拜。
走在路上,空氣里都瀰漫著咖啡的味道,每天不是在泡咖啡的香味中醒來,就是在磨咖啡的香氣中睡去。
這裡的咖啡,不是你耳熟能詳掛在嘴邊張口就來的卡布拿鐵瑪奇朵,而是南洋本地特色的Kopi O, Kopi C, kopi Gao, Kopi go song.
你腦海里的國際大都市人手握一杯咖啡邁著堅實的步伐慢慢地品一口的場景,不存在的。
在南洋這個地界,流行的是手拎一袋咖啡邊走邊用吸管吸一口。

每一個塑料袋,在新加坡從一出生就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咖啡作為這裡的主流飲品,可以像青城山變臉藝術那樣帶給人們品類繁雜的體驗。

在這裡融入本地社會最簡單低成本的方式,就是手裡拎上一袋打包咖啡跟人見面。
如果拎上兩袋,那被請喝咖啡的夥伴就拍肩膀叫你Bro了。

南洋的咖啡有多火?
這麼說吧,非洲還是南美那嘎達只要有點風吹草動,這裡的咖啡小販們之間寒暄點話題就是「囤貨了沒「?
亞馬遜一隻蝴蝶翅膀的扇動,不僅讓北緯40度的圈層集體洪災,也可以讓熱帶小紅點上的人因為沒喝上早起那一杯咖啡而無精打采。
在坡里,同事之間吃飯後都會心照不宣的共同趕赴下一個場地- 賣南洋咖啡的店。



如果你以為跟同事一起吃飯就算是增進了感情的話,那就錯的很離譜。
飯後一杯傳統咖啡才能讓公司的資深員工打開話匣子,你想知道的Gossip,這時候就登場了。
一杯南洋咖啡下肚,你老闆結過三次婚每個月的高薪還不夠付贍養費、你過道對面每天打扮的光鮮亮麗那個女同事並不是家裡有礦等等夯實的消息,都在這些或奶多或糖少的Kopi文化里毫無阻擋的互通有無。

這一杯經典的傳統咖啡,在打包袋文化中不但沒有被淹沒,反倒升級改造成了網紅單品。

在坡里,最in單品絕對不是你熟知的愛馬仕迪奧聖羅蘭

一款凸顯咖啡打包文化的手提袋,才是區分時尚達人和小白的殺手鐧。

而搭配時尚款的最佳配飾,也絕對不是握一杯榛果拿鐵。
同款搭配才是時尚的極致表現。


這個單品不但適合配同款飲品,一碗原汁原味的本土肉脞面就能讓你瞬間出圈。

咖啡打包文化在這裡到底有多深入人心?
國家旅遊局都把它當作非常新加坡的標誌之一。

現在帶手信,誰還買肉乾鹹蛋魚皮?
一款三分傳統四分時尚三分俏皮的咖啡打包袋才是凸顯你掌握時尚前沿信息的最佳答案。

Lim- 福建話「喝「的意思,Lim Kopi就是飯後大家不約而同的暗號(當老闆酒足飯飽時說這個,你可千萬別去四處尋找這家咖啡店的名字,並且,它也不姓林)。

雖然咖啡排在榜首,但本地依舊有五花八門的飲品堪稱南洋經典。
從左到右依次:咖啡、Cendol( 一種綠色涼粉和椰奶加馬六甲粽糖炮製的娘惹冰飲品)、萬隆水(來自印尼的粉色玫瑰露調製的冰飲)、Michael Jackson (冰豆漿仙草 黑白配)。
在喝過了十幾種奶糖成分各異的咖啡之後,你可以晉級到下一個單品了,這四種代表南洋特色的飲品(美祿冰就不用格外再提)值得去試試。

(官方宣稱:我們將喝袋裝咖啡的藝術帶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在坡里,喝塑料袋咖啡就是這麼的繁瑣而低俗簡單而快樂。
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