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統計,2017年新加坡貨物進出口額為7011.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4%。其中,出口3733.7億美元,進口3278.0億美元,貿易順差455.6億美元。其中,新加坡從中國進口453.7億美元,向中國出口540.7億美元。中國不僅是新加坡的最大貿易夥伴,同時也是新加坡最大的進口和出口國。

而2018年上半年,新加坡貨物進出口額為3787.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5%。其中,出口2014.6億美元,進口1772.5億美元,增貿易順差242.1億美元。
上半年,新加坡從中國進口245.4億美元億美元,向中國出口251億美元。這樣上半年中國繼續是新加坡的最大貿易夥伴。按此趨勢,2018年全年新加坡的進出口總額或可達到7800億美元。而中國和新加坡的雙邊貿易額也有望達到1100億美元到1200億美元。
那2018年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呢?
按照IMF的預測,2018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或為3466億美元,與2017年的3239億美元相比增加了227億美元,美元統計下的名義增速為7%。

相信會有很多網友會有疑問,為什麼新加坡的進出口貿易額比GDP高這麼多?新加坡的GDP總額甚至都比不上新加坡的出口額,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進出口和GDP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國民經濟各行業增加值的總和,一般分為三大產業的增加值(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而進出口總額往往是所有商品的出售價格,並不是增加值。
其次,以新加坡為代表的部分中小型經濟體採用的是出口型經濟。其對外貿易有「代加工」和「中轉站」的性質。這些國家(或地區)輸入大量貨物,除了部分供本國或本地區消費外,大部分又再出口到其他國家或地區,導致其進出口總額變的非常高。

除了新加坡,全球大約有20個國家也是如此——他們的進出口總額大於GDP(如上圖)。比如東協的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也是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了其GDP。另外,像荷蘭、比利時、捷克、阿聯、保加利亞等國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