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網絡)
2月18日,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發布了2025年財政預算案,主題為「齊心前進,邁向未來」。這份預算案不僅回應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還為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助力新加坡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強化企業扶持,促進經濟發展

(圖源:聯合早報)
面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不斷增加的成本壓力,新加坡政府推出多項關鍵措施,以幫助企業維持競爭力,優化資金流動,進一步推動企業邁向國際化舞台。
1. 企業賦稅優惠及補助
企業稅務優惠:企業可獲得 50% 的公司所得稅回扣。此外,對於去年僱傭至少 1 名新加坡本地員工的活躍公司,可獲得至少 2000 新元的現金補助,補助上限為 4 萬新元。
個人所得稅優惠:個人可享受 60% 的個人所得稅回扣,上限為 200 新元。
2. 助本地企業拓展國際並融資
吸引全球創業者:推出全球創業者計劃(Global Founder Programme),旨在吸引全球創業者在新加坡發展,助力其創業夢想的實現。
支持本地高增長企業:設立規模達 10 億新元的私募信貸發展基金(Private Credit Growth Fund),為本地高增長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推動其進一步發展壯大。
證券市場改革: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將對證券市場進行改革,通過提供稅務優惠等舉措,鼓勵企業上市,增強資本市場的活力。
企業轉型扶持與技能培訓

(圖源:聯合早報)
隨著科技變革與產業升級的節奏日益加快,勞動力素質的提升已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優勢的核心要素。有鑒於此,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計劃,助力企業實現人力資源的高效配置與優化。
企業培訓委員會(CTC)補助:政府增撥 2 億新元,擴大職總 CTC 補助範圍,支持僱主培訓,助力企業轉型與人才培養。
技能創前程進階計劃:
非全日制培訓津貼:40歲及以上在職人士每月可獲S$300津貼,激勵持續學習與職業發展。(2026年起實施)
全職培訓課程津貼:40歲以上國人參加相關培訓課程,最高可獲S$72,000資助,最長資助期達24個月,有助於職業轉型期間的經濟支撐。(2025年3月起生效)
企業培訓補助更新:補助 1 萬新元,適用於僱傭3名以上本地員工的企業,3 年期限,用於員工培訓與業務轉型。(2026年下半年起)
國際化人才培養:政府計劃支持企業派新加坡員工海外工作、參加領導力培訓,為潛在企業領袖提供發展機會。
投入科技與創新,增強競爭優勢

(圖源:聯合早報)
科技創新作為驅動新加坡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至關重要。為助力企業提升技術實力,使其在全球競爭中拔得頭籌,新加坡政府不僅提供了一系列資金扶持,還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人工智慧與半導體投資:全國生產力基金新增 30 億新元,全力推動企業技術升級,大幅提升生產力。
前沿科技重點投入:政府重點投資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半導體等前沿科技,穩固新加坡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地位。
半導體產業發展:新加坡供應全球 10% 的晶片和五分之一的半導體設備,政府將投資約 10 億新元,建設新的國家半導體研發製造設施。
生物科技領域升級:全球 80% 以上的 DNA 晶片由新加坡製造,政府將進一步升級緯壹科技城的生物科學和醫療技術研究基礎設施,持續加強在生命科學領域的領導地位。
企業計算能力提升計劃:為助力企業有效提升運營效率與市場競爭力,新加坡政府特推出企業計算能力提升計劃(Enterprise Compute Initiative),並撥款 1 億 5000 萬新元,專項用於支持企業採用定製化的 AI 解決方案,推動企業藉助先進技術實現更好發展。
投資可持續發展,打造新綠未來

(圖源:聯合早報)
為提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力,開拓綠色經濟增長新路徑,新加坡政府加大對可持續發展的投入,積極推動各領域綠色轉型。
推進綠色能源與交通建設:在綠色能源領域,投入 50 億新元到未來能源基金推動清潔能源創新;交通方面,計劃未來 10 年投資 600 億新元擴建地鐵網絡,增加 10 億新元提升巴士服務,並將於 2040 年全面推廣使用潔凈能源汽車,同時出資 50 億新元支持樟宜機場第五航廈建設,鞏固其全球航空樞紐地位。
明確碳排放目標與防護措施:新加坡政府承諾 2035 年將碳排放量削減至 4500 萬 - 5000 萬噸,2050 年實現凈零排放,並加強對海平面上升的防護措施,保障國家長期安全。
2025 年財政預算案全方位的支持政策,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在新加坡邁向獨立 60 周年的關鍵節點,這些政策不僅幫助企業應對眼前挑戰,更著眼於長遠發展,為新加坡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