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正面臨生育率歷史新低的人口危機,政府正尋求借鑑國際經驗,通過一系列生育鼓勵政策,如優化育兒假政策來緩解,移民政策也逐漸成為緩解這一問題的關鍵。

圖源:雅虎
本文將探討新加坡生育率下降的深層原因,分析政府如何通過移民政策來應對這一挑戰,並展望未來新加坡人口結構的優化之路。
生育率下降的新低
近年來,新加坡的生育率持續走低,儘管政府已經實施了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措施,但總和生育率在2023年首次跌破1.0,達到了0.97的歷史新低。這一現象背後,是年輕夫婦面臨的經濟壓力、社會觀念轉變和個人生活選擇的多樣化。

圖源:雅虎
高成本生活與工作壓力是年輕夫婦生育意願低下的主要原因,此外,女性對事業的追求也導致生育年齡的推遲,儘管政府提供了現金獎勵、兒童發展帳戶等支持措施,但生育率仍未見明顯回升。
生育率下降並非新加坡獨有,全球多個已開發國家同樣面臨這一挑戰。韓國和日本的生育率也持續低迷,凸顯了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現象。
專家呼籲更慷慨的育兒假,可借鑑國際經驗
人口專家指出,儘管新加坡的嬰兒獎金計劃和其他激勵措施越來越慷慨,但與北歐國家相比,仍有改進的空間,新加坡可以借鑑北歐國家廣泛、性別平等和「用進廢退」的育兒假政策。
在冰島,自2021年起出生或收養的孩子,父母雙方均可享受6個月的帶薪育兒假期,工資為80%,其中6周的假期可在父母雙方之間轉移;在瑞典,每位父母都有權享受240天的帶薪育兒假,其中90天專門為每位家長保留,且不可轉讓。

圖源:雅虎
在新加坡,目前有16周帶薪產假和4周帶薪陪產假,但並未超出國際勞工局1919年制定的全球產假標準。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教授表示,新加坡不太可能大幅增加休假配額,但至少可以在未經僱主批准的情況下強制規定四個星期的陪產假。
在2023年預算中,副總理黃循財宣布,從2024年起政府帶薪陪產假將增加一倍,從兩周增加到四周。
移民政策的緩解之道
北歐國家更廣泛和性別平等的育兒假政策,及新加坡一系列的鼓勵措施不足以持續提高出生率,在這樣的背景下,移民政策成為新加坡緩解人口危機的重要途徑:通過引進外來人才,新加坡力求平衡人口結構,緩解勞動力市場的緊張。
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強調:政府在支持國民培育下一代以及維持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持續努力,然而,新加坡目前面臨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問題,對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結構構成了潛在的挑戰,為此,移民政策在緩解這些問題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新加坡政府數據,新加坡授予公民權和永久居民權的人數有所增加,相比2014年至2018年的平均水平有小幅上升。去年有超過2萬3500人獲得公民權,僅有5.5%的新加坡公民是在海外出生的,而其他新公民均來自新加坡的永久居民(PR),約3萬4500人獲得永久居民權。
這一變化反映了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的靈活性和針對性,以適應國家人口結構的變化需求。這些調整顯示了新加坡在應對人口挑戰時的積極姿態和適應性。
移民新加坡的途徑

圖源:雅虎
新加坡的移民項目多樣,移民政策設有不同級別的門檻,從高門檻的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到適合高凈值人群的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再到自雇PIC和就業准證(EP),不同的項目滿足了不同背景人士的需求。
◎ 最高級別的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要求申請人投資額巨大,通常適用於資產規模達到或超過10億人民幣的申請人,這一計劃吸引了許多財富豐厚的商業領袖和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
◎ 次一級別的是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它主要針對那些尋求穩定投資環境的超高凈值個人,儘管資產要求低於GIP,但仍然需要申請人擁有相當規模的資產。
◎ 中等門檻的新加坡自雇PIC計劃,又稱為小家族辦公室,因其較低的資金要求和靈活的公司結構而受到高凈值人群的青睞。
◎ 最低門檻的是新加坡自雇EP計劃,它是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移民項目之一,該計劃的成功率取決於申請人的背景、諮詢公司的專業能力以及政策等客觀因素。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提供了其他類型的准證,如科技准證(Tech Pass)、創業准證(EntrePass)和專才准證(ONEPass),旨在吸引海外經驗豐富的科技領域從業者和全球頂尖人才。
政府近期宣布了一項重要的政策調整,將提高外籍人士申請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的月薪門檻,從現行的5000新元提高至5600新元。
這一調整反映了新加坡政府在移民管理上的謹慎和精細調控,旨在確保外籍員工的素質,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並創造一個競爭力更強、更公平的就業市場,同時,這也有助於政府控制外籍勞動力的流入,以更好地平衡人口結構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
面對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的雙重挑戰,新加坡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應對,除了繼續優化生育支持措施外,移民政策的調整和優化同樣至關重要。
隨著新加坡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提前規劃,抓住機遇,將成為在新加坡開啟新生活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