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加坡2023年經濟增長為1.2%,並沒有陷入衰退。202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能否如貿工部預估取得1%至3%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部局勢是否穩定。

李顯龍總理在2023年最後一天(12月31日)發表新年獻詞。他指出,外部環境在未來幾年預計不那麼有利於新加坡的安全與繁榮發展,儘管如此,新加坡人對未來應保持信心。政府會繼續協助本地家庭減輕生活負擔,支持企業和員工提升與轉型,並且幫助弱勢群體改善生活、自力更生。
李總理表示2023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國際局勢依然動盪不安。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在舊金山會晤後,推動兩國關係穩定下來,但中美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俄烏戰爭陷入僵局,沒有停火的跡象。另一方面,近期爆發的以哈衝突,已導致數以萬計的平民傷亡。
國際局勢紛亂不安,但新加坡在過去一年仍維持平穩的發展。李總理表示,新加坡在2023年學會了與冠病共存,隨著疾病暴發應對系統(DORSCON)的警戒級別在那年2月下調到綠色,新加坡正式走出疫情。

新加坡經濟在2023年沒有陷入衰退,而通貨膨脹也漸趨緩和,但本地家庭仍感受到生活費上漲的壓力,李總理表示理解。他相信,政府推出的多項援助計劃,可幫助本地家庭緩解生活負擔。
從2024年1月1日起,本地消費稅將從8%上調到9%。李總理說,這個額外稅收將幫助政府應付因人口老齡化而不斷增加的醫療開支。政府在新的一年將繼續為本地家庭提供定心與援助配套,緩解消費稅上調的影響。「這樣一來,我們既能讓有需要的家庭獲得援助,同時能長期維持健全和可持續的公共財政制度。」

展望2024年,李總理指出,多變的地緣政治局勢,將繼續對全球經濟造成壓力。另一方面,南中國海的主權爭議及台海形勢,也存在風險。
這可能會削弱投資者對本區域的信心,進而影響新加坡的經濟增長。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幅度,以及通脹能否進一步放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部環境因素。接下來預計也須投入許多資源和精力,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儘管如此,李總理強調,新加坡人對未來應保持信心,並相信前途還是光明的。

「科技突飛猛進,尤其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領域快速發展,為新加坡企業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發展潛力。政府將和企業緊密合作,協助它們提升和轉型。勞資政三方也會攜手支持每一名國人自我提升和掌握新技能。這樣一來,人人都能積極發展自己的事業,保持受僱能力和競爭力。」
李總理呼籲新加坡人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他也承諾政府會繼續援助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群體。
最後,李總理呼籲全國上下團結一致,滿懷信心和活力,邁向2024年。「前景或許不太明朗,但我們很清楚自己要走的道路。讓我們攜手並進,一同實現我們的理想,為新加坡打造光明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