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集體出售的諾曼頓園(Normanton Park),周圍原來有五個神秘通道口!
有文史愛好者推測,通道口1920年代建造,或有軍事用途,可能是當年設在附近的英軍油庫疏導地下油管燃油的閥井,值得進一步考究。但也有人認為,通道口未必有很高的保留價值。
《聯合晚報》記者接到諾曼頓園居民通知有關通道口的消息後,昨天到現場一探究竟。
五個6至8米深的通道口中,三個在2號樓附近與肯特崗公園相鄰處,一個在4號樓走廊旁邊。而最大的井口在肯特崗公園的叢林內,長方形的通道深處被一分為二,還可見流動水。每個通道大約只能容納一人進入,但周邊並無攀爬設施。
有文史愛好者接受《海峽時報星期刊》訪問時說,英殖民政府1920年代在附近的女皇大道的亞歷山大消防局旁邊興建英軍油庫。他認為通道口下面可能是疏導地下輸油管燃油的閥井(valve pit)。
據了解,英軍在1942年2月新加坡淪陷前炸毀油庫,避免它被日軍占據。
另一名文史愛好者馮志強(70歲,前石油公司總經理)接受本報訪問時說,通道口地底可能相互連接,可能有為排水用途。「為防止燃油泄漏,油缸周圍會設置護堤。遇到下雨天,水被囤積在護堤內就可能淹水,所以他們需要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統。這些通道有歷史意義,但若拆除應該也不會有重大的影響。」
研究軍事歷史的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RSiS)研究員郭宗仁從小在諾曼頓園長大,小時候常在磚井旁玩耍。他指出,靠近肯特崗公園的那口磚井,在一張在1950年由英國皇家空軍從空中拍攝的照片中出現。
「這些磚井從來沒有積水,顯示它們具有內部排水系統。」
完整報道,請翻閱2018年9月30日的《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