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英國勞氏日報的最新消息,新加坡船王家族宣布放棄對PIL新加坡太平船務的控制權!
報道指出,造成這次張氏家族放棄對這家目前全球第十大貨櫃船公司控制權的原因,是由於PIL為擺脫財務困境,正在與新加坡國家背景的投資機構淡馬錫以及銀行貸款人一起制定重組計劃。

目前擬議的債務重組將大大稀釋該家族在新加坡航運公司的股權,從而喪失其作為公司控股股東的地位。由此可見張氏家族放棄對PIL的控制權是出於無奈。
為達成債務重組計劃,PIL還要求銀行債權人進行大幅削減以達成和解。
Teo family said to cede control of PIL
Proposed debt restructuring will significantly dilute the family’s equity interests in the Singaporean shipping line, rendering a loss of its status as the company’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Bank creditors are also asked to take deep haircuts in order to reach a settlement
勞氏日報指出,有消息顯示,新加坡淡馬錫的投資計劃PIL的定價為4億美元,但一些人認為這一數額不足以使這家全球第十大船公司維持運營。
PIL新加坡太平船務 百度百科
太平船務有限公司(PIL)由張允中先生於1967年在新加坡成立。公司成立初期,以經營區域性的散雜貨運輸為主,從1983年起,首次推出了貨櫃運輸服務。
公司名稱
太平船務有限公司
外文名稱
PIL
總部地點
新加坡
成立時間
1967年

967年在新加坡成立。
公司成立初期,以經營區域性的散雜貨運輸為主,從1983年起,首次推出了貨櫃運輸服務。
公司還積極發展多樣化的物流經營,如倉儲、貨運及碼頭。
公司業務
船舶運營
貨櫃製造
以陸地為基礎的物流經營
供應鏈管理
船舶情況 投入運營船舶共98艘,其中,自有船舶68艘, 租船30艘;世界排名第19位
貨櫃製造
箱廠位於上海、宜興、天津、廈門、順德、惠州、寧波、青島及泗水
年制箱能力1,250,000TEUs
產品包括普通櫃、平板櫃、冷藏櫃、開頂櫃、柏油櫃及其他特種貨櫃與貨櫃配件
貨櫃堆場
位於中國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福州、廈門、順德及香港、泰國
倉儲量160,000 TEUs
貨運代理
位於新加坡、澳大利亞、泰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台灣、中國大陸及日本
房地產
在新加坡擁有一幢17層的辦公大樓,以及其他地區的辦公場所(例如:中國公司在上海擁有一棟太平航運大廈,寧波分公司擁有一自有樓層(寧波市鎮明路36號中信銀大廈8F))
發展概況
新加坡太平船務和我國特別是我國交通部的關係十分之不一般。早在1967年新加坡太平船務公司成立時,他們就開始在中國發展業務,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船運公司之一。開放前,許多中國的船運不了的東西或到不了的的地方,都是通過交通部找到太平,由太平來做。所以開放之後太平是第一個拿到國內經營資質的資班輪公司。
PIL剛開張的時候,只是接一些散雜貨為主,從83年才開始接貨櫃運輸。那時中國的港口還未正式對外開放,但太平船務已有定期的客輪及貨輪掛靠中國各港口,從中國運輸貨物至東南亞、中東及東非等港口。新加坡太平船務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公司董事主席叫張允中,不論局勢如何變化,太平船務在中國的業務從未間斷。

在與中國保持了近30年的商貿往來之後,1995年,太平船務在北京正式註冊成立了第一家獨資公司——太平船務(中國)有限公司。在隨後的近10年里,太平船務(中國)陸續設立了上海、天津、青島、大連、廈門、寧波、廣州、深圳和南京9家分公司,以及杭州、福州、石家莊、鄭州、溫州、西安、煙台、順德、武漢、汕頭、義烏、重慶和南沙13個代表處。太平船務(中國)的分公司及代表處共擁有中國、港澳台及外籍雇員超過400名。2001年,太平船務在上海註冊成立了第二家獨資公司——太平集運服務(中國)有限公司,從事倉儲、分撥等物流相關業務。
太平集團的業務分為三個部分,也就是三個子公司,一是航運公司,二是造箱廠(造貨櫃),三是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