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蔓延,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預計疫情爆發的經濟影響會持續至少一年,並呼籲全球國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維文在昨日與CNBC的一個訪問里談到了這次疫情的情況,他預計疫情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這也可能意味著重大的經濟影響。新加坡政府推出的任何措施都必須深思熟慮,並確保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圖源:CNBC)
「現在新冠病毒已經在全球蔓延 –– 東亞地區、伊朗、義大利以及美國的數字還在持續上升。」他提到,新冠是一種新病毒並且非常危險,對比2003年期間爆發的非典,新冠病毒已擴散全球並影響更多國家,經濟恢復時間也自然更長。
2003年的非典總共感染了全球8096人,774人死亡。維文說:「如果新冠像非典那樣,僅限於東亞地區(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就有可能被遏制。」
但不幸的是,新冠病毒目前為止已感染了全球多過10萬人,4千多人死亡,這個數字還在上升中。

維文也提到,希望新加坡的死亡率不超過1%。他表示,每個國家的死亡率很大程度取決於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只要醫療保健系統不被壓倒,不發生醫療擠兌,相信此次疫情的死亡率可以維持在1%,或更低。
想要達到這個目標,新加坡必須確保當疫情達到頂端時,醫療措施、醫療保健系統,都還在能夠有效處理病毒的範圍內。

(圖源:CNBC)
在對抗病毒的同時,疫情為經濟帶來重創。維文說,「我們實施的社會隔離等其他措施,不僅會有社會影響,還會有經濟影響。」
他表示,儘管新加坡實施的措施贏得了新加坡專家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讚譽,但新加坡不可能進入一個封城的狀態,這也意味新加坡將來會有更多的輸入型病例。
截至3月11日,新加坡確診的178個病例中,35個病例屬於輸入型病例,另有兩個教堂感染群(共33人)與輸入型病例有關。

今天,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新冠疫情已具有「大流行」(pandemic)特徵。疫情的傳播程度和嚴重性令人深感擔憂,世衛組織呼籲大家一起齊心對抗病毒。

世衛組織說:「我們從未見過冠狀病毒引發的大流行,也從沒見過能夠被遏制的大流行。」
2010年世衛組織網站給出「大流行」的簡單定義,即「一種新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傳播」。此次,新冠病毒成為了第一個被稱為「大流行」的冠狀病毒傳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