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語言課程學生在三位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參觀。新加坡的組屋制度(HDB)在全世界享有盛譽,也贏得了亞洲四小龍例如香港、台灣等地區爭相效仿。在新加坡建國到發展至今,價格可承受且交通方便的組屋是其最為重要的治國戰略之一,迄今為止,新加坡大約70%的居民居住在政府修建的組屋,真正實現了其建國初期「居者有其屋」的理想。

(現代化的組屋建築)
PSB學院不僅重視學生在新加坡的學習,也重視在這邊的個人體驗和感受。語言是文化的一個方面,通過各樣對本地生活的體驗,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對於語言的應用會更加自然和準確。定期的校外探索,是幫助他們了解新加坡文化的一個重要方式。

出發當天在校園大合影,一出去玩就很興奮的大家

導遊為大家熱情講解新加坡HDB的發展歷史


....
一同前往參觀的聶滿京(Jerry)說,HDB不僅僅是磚瓦房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新加坡人的故事。他們生活、學習、工作和娛樂都是在HDB和整個島嶼。直到現在,新加坡人還在為此努力著。他們做出了許多城市的規劃布局,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設施,確保當地居民的日常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減少了前往市中心及其它城市的需要。

對於初次聽說組屋制度的同學們來說,這是新奇的,同學們都拉著導遊問了很多問題。

組屋建築模型一部分。不同於我們平常理解到的政府廉租屋概念。新加坡的組屋設計先進、現代,而且提供眾多津貼,給到更多人買得起房的機會。

認真觀摩研究的同學們

(呀!熟悉的Andreea老師,神同步的表情和動作)

(Andreea老師在新加坡生活多年,也和同學們一起了解關於這套制度的最新情況)

(多媒體展示HDB的建築理念以及未來的規劃)
參加了此次活動的聶滿京同學和小編君分享自己的參觀感受時,說道:「整個參觀下來當然最讓我驚奇的是他們提出的棋盤概念。為了提供視覺和空間上的特殊感,他們將高強度,高密度的開發項目與低層,低強度的土地用途(如公園和學校)並列在一起,形成「棋盤模式」。這有助於城鎮創造一個更加有趣和多元化的天際線和一個愉快的生活環境。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組屋的實用性,所以很多設計理念都關注到了細節。地小人多的新加坡,在分流人群上線可謂是花了很多心思。每個區域其實都有自己配套的生活體系,就拿HDB所在的大巴窯來說,各類生活設施應有盡有,有效避免的人群在周末過度集中在某一個市中心的情況。

這次參觀,讓同學們收穫頗多,更多地了解了這個國家和他們某一部分文化的由來和形成。「花園城市」的得來,和新加坡人一直不斷努力創造美好的環境是分不開的。聶滿京同學說,他覺得很受觸動。
最後,讓我們以一幅「不羈少年」的合影結束我們今天的分享啦~

*本次文中照片來自Jerry Nie(聶滿京),版權所有,歡迎轉發。感謝滿京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