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糯而不爛,雞湯清澈透明,
入口即化,滋嫩鮮香

就連美國前總統尼克森也為之讚嘆
真想連整個汽鍋一起吃進去!
還被納入了2017年雲南省第四批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米線是每一個雲南人的鄉愁,
講究湯鮮肉嫩的過橋米線,
大概是雲南最有名的菜肴沒有之一。

紅白鮮嫩裡脊薄片、魚肉片、魷魚片
黑木耳、帝皇苗、鵪鶉蛋,
脆嫩的韭菜、豆腐絲,
胡蘿蔔絲、小蔥、炸豬油增香添色。
按照先肉後菜再米線的順序依次下入鍋中
生的薄肉片即刻被汆熟。

要說到雲南米線,
雲海餚也曾尋找多家米線的生產商。
一次次品鑑之後,發現
不管是從口感、色澤還是氣味上來說,
都不太能復合雲海餚要的品質要求。

既然找不到,那就自己干吧!
2016年雲海餚在昆明建起自己的米線工廠,
投入100多噸紅河大米,研發出只用米和水製作、
無任何添加且口感極佳的米線。
2018年,工廠生產的米線,
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認證,
開創了雲南米線出口的先河。

湯底是用的肥美的雞還有豬筒子骨
等多種食材,不加任何調味料
慢慢熬煮6小時製成,清澈透亮
滾燙的豬骨雞湯底,看起來不冒一絲熱氣
但實則內心滾燙,才能將其他食材汆熟
源自蒙自的過橋米線傳統技藝
還被被列入第四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傳茶馬古道上的俠客們
身上都帶著個手打的銅質鍋


在秋風凌烈的天氣里
舀一勺熱辣的紅湯,配上香濃大塊的牛肉
撒上一些勁道的咸酸菜
好吃到都忘卻了寒冷


「滿足」是這群俠客們最能感受到的
不僅僅滿足於肉的分量和質量
更是滿足於這多天的勞累
在一口熱辣爽口的湯下肚之後的解乏



想去最美的雲南,嘗最多、最鮮的菌菇。
隨著雨季到來,對於雲南人民來說,
一年一度的嘗鮮大會又要開始了。

雲南省是國內野生菌類,
種類和產量最大的省區,
菌類資源可謂是得天獨厚。
牛肝菌的生長無法人為干預,
採集、收購、處理,每一個環節,
都有人投入了巨大的經歷。

牛肝菌菌體較大,
肉肥厚,柄粗壯,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牛肝菌,是世界性著名食用野生菌,
真正是每一顆牛肝菌都來之不易。



雲南傣味里缺了香茅草、刺芹可不行
雲南燒烤花樣繁多,調味料更是一絕
只有親身體驗過一次,才能明白其中的美妙
多層次的香料在舌尖上旋轉跳躍

這道傣味香茅烤鱸魚,
使用了西雙版納8種獨特香料手工腌制後,
再烤至外皮焦香發脆,



魚肉卻保留了鮮嫩,搭配香茅草,
濃郁鮮香嘗一口濃濃的傣味撲面而來,
簡直堪稱融入雲南菜之魂的人氣菜肴!




儘管雲南的野生菌名聲在外,
但春季菜品的豐富度,
一點也不輸雨季的野生菌。
無論是盈滿的果、豐滿的花
還是飽滿的芽,
雲南人都想把春天的氣息帶到菜市場。


絲瓜尖這種特殊的食材,
新加坡可以說是別無二家
每日新鮮採摘的絲瓜尖
仿佛像還滴著露水似的
就被安排到了新加坡的餐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