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鯧魚最常被藏鉛塊 魚販:進口魚中每月都有幾宗

有網民揭露母親在牛車水買的鯧魚肚內藏鉛塊。(圖:Reddit/sarpysarpy)
本地巴剎魚販對魚肚塞東西「騙重」的伎倆見怪不怪,並表示進口魚中每個月都會有幾宗;除了鉛塊,還有可能塞石頭或小魚,這種花招多數發生在價格偏高的斗鯧魚。
一些魚販昨天(26日)接受《8視界新聞網》的採訪時也指出,根據早前報道的魚肚藏鉛塊一事,從照片中鯧魚的包裝上來看,應該屬於冷凍魚,並認為藏鉛之人不可能是本地商家。
鉛塊一般不足百克
魚販林老闆在牛車水大廈巴剎開檔近四年,他所售賣的新鮮鯧魚是從印尼進口,他坦言,自己為顧客清理鮮魚時,也曾發現魚內有鉛塊,鉛塊體型不大,也不會很重。
他說:「幾乎都是在斗鯧內發現鉛塊,但不常發生,幾年遇過不到十次,可能就是一大桶魚中有一隻。」
他續稱:「我相信不會是本地供應商動的手腳,畢竟大家都很忙,從(魚只)運抵批發市場到巴剎上架,根本沒有空餘的時間(做手腳)。」
林老闆估計,根據鯧魚目前市價每公斤40元來看,藏在魚里的鉛塊不到100克,售價可能會增加4元。
魚販:入行30多年 見怪不怪
中峇魯巴剎魚販何永順透露,進口魚中每個月都會發生幾次類似事件,接近農曆新年期間魚價上漲,這種事件發生頻率更高。
他指出,由於往往都是漁夫捕魚後直接在船上塞鉛塊,就連國外的進口商都被蒙在鼓裡,因此幾乎不可能追蹤到底是誰塞的。
何永順說,踏入這行30多年,塞鉛塊的事情一直都在發生,有些漁夫還會塞石頭或小魚來增加重量。但他表示,這些異物都是無害的,消費者若發現,清洗魚肚後再烹飪,仍可以安全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