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公司開始幫你「補助」房租了嗎?
新加坡一些公司已經開始支付部分員工住房成本,甚至將員工搬遷到鄰近成本較低的城市,來幫助目前的本地房租上漲。
隨著2023年新加坡私人住房租金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這些措施可能仍然不足以應對,迫使外籍員工甚至考慮永久離開新加坡。
外籍人才如果因為難以承受的住房成本而離開,這將對新加坡想實現成為技術和創新中心的雄心造成挫折。
其中一位數字廣告公司業務發展主管Lee Soo Min表示:我們正在考量我們的選擇…她的月租金上漲了70%,正在考慮搬到亞洲其他城市。
根據政府數據,沒有永久居民權的外國人占新加坡560萬人口的28%。他們中的大多數傾向於租房,而這也間接受到房租上漲影響。
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表示,去年新加坡私人房產的租金上漲了約30%,其中豪華住宅的租金漲幅在第四季度超過了倫敦和紐約。今年第一季度,私人房產租金增長了7.2%,在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增長了7.4%。
來自馬來西亞的航空公司助理產品工程師James Ong 每月可以從公司拿得S$70元(52.73美元)的租金補貼,但這也無法彌補他每月租金上漲50%至S$4,000元的增幅。
新加坡歐洲商會在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稱,接受調查的268家公司中,約40%的公司因租金上漲向員工提供每月超過S$1,500新幣的額外援助,但如果情況惡化,70%的公司已準備好將外籍員工搬遷到海外。
針對路透社的詢問,政府承認對租金走勢存在「顯著擔憂」,並表示這些走勢「與主要城市相當」。但國家發展部和經濟發展局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隨著住房建設的增加,房價應該會下降。
外籍員工困境
招聘公司表示,由於全球經濟不確定,公司控制成本,新加坡的大多數外籍員工沒有獲得住房津貼。
人力資源諮詢公司Robert Half的董事總經理Andrea Wong表示,獲得住房補貼的員工,補貼額度一般為月薪的30%至40%。
招聘公司Robert Walters的高級經理Sachet Sethi表示,即使是管理層的員工也難以應對這些成本。
他說:「對於高級管理職位,員工要求提供住房補貼,而非股權或股份,以應對不斷增加的成本。」他還補充說,海外候選人在決定是否搬遷到新加坡時也需要更長的時間。
招聘公司Achieve Group的執行長Joshua Yim表示,越來越多的公司為白領員工提供遠程辦公選擇,一些公司甚至將員工搬遷到吉隆坡和曼谷等成本較低的城市。
一位在新加坡的科技公司管理著100名工程師的高管表示,他正在考慮在馬來西亞檳城開設一個辦公室,來留住人才。
新加坡政府表示,憑藉醫療、教育、互聯互通和法治,新加坡「仍然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並吸引「大量投資」。
政府表示:「租金需求上升只能是全球人才更加青睞的結果,而非相反。」
對於在新加坡生活了15年、正面臨每月租金增加S$3,200元的英國人Natalie來說,這些話並不能感到任何安慰,她也說:這絕對是我迄今為止看到漲幅最大的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