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交通部部長王乙康5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交通部開支預算時,對航空業在遭受新冠疫情重創後的復甦前景發表看法。
他認為,航空業今年能在觸底後迅速實現「V形」復甦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新冠肺炎可能成為人類需要與之長期共存和應對的流行病。
他同時表示,隨著各國開展疫苗接種,一些邊境預計會在今年重開,航空業也會出現復甦。
王乙康說,新冠疫情去年來襲時,樟宜機場接待的乘客量驟減至疫情前的0.5%,如今雖有恢復,但也只達疫情前的2.5%。機場目前的航班飛往世界66座城市,接下來幾個月將恢復至約80座城市,即達到疫情前的一半。他說:「我們今年的任務不是強求強勁復甦,而是適應新常態,安全地重開邊境,建立起後疫情時期,外界認為樟宜機場仍是國際航空樞紐的信心。」
王乙康表示新加坡計劃通過四個途徑重振航空業。 首先,加強檢測。新加坡目前每天能進行超過6萬次檢測,及早發現病例,就能降低病毒進一步傳播的風險。
其次,實施「氣泡膜」(bubble wrap)旅遊措施。規定旅者必須嚴謹遵守行程,只在受限制的場地活動,遠離社區。
第三,新加坡將繼續對安全的地區開放邊境。同相關國家開展「航空泡泡」(Air Travel Bubble)安排。
最後,隨著更多科研數據出爐,人們對於確認疫苗降低病毒傳播效用的認知將進一步提升,這將促進對接種疫苗人士的旅遊限制措施會進一步放寬。為了實行這項計劃,新加坡正積極參與相關的雙邊和多邊磋商。
來源:馬新傳媒 國際在線
作者:鄧雪梅
編輯:雪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