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新加坡上個月共有54人死於新型冠狀病毒,除了一人年齡介於12歲到59歲外,其餘53名逝者皆是60歲及以上的年長者。傳染病專家指出,上述群體仍屬高風險群,要提高警惕。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網站的數據,今年1月有12人因冠病死亡,2月則有5起死亡病例,3月份為13起,加上上個月,今年首4個月冠病死亡人數達84名。
數據顯示,84名冠病死亡病例中,只有3名死者的年齡介於12歲至59歲,其餘81人都是60歲及以上的長者。
傳染病專家梁浩楠醫生依此形勢估計,5月份的死亡人數可能會更高,60歲及以上的年長者仍是風險最高的群體,因此決不可放鬆警惕。
Chua Medical診所家庭醫生蔡源吉受訪時舉例指出,最近有一名86歲老翁確診後卻毫無症狀。他因妻子感染後發燒,懷疑自己可能也受感染自行做ART檢測發現果然已確診,而且是距離一年後再確診。
他說,感染了冠病卻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並不罕見,但若是年長者則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可能會加劇他們原有其他疾病的情況,若太晚發現他們已感染冠病,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因此冠病弱勢群體尤其是年長者若身邊有親人確診,務必要記得自己多量體溫、測血氧,若有異樣也能儘早發現並接受治療。」
受訪醫生和傳染病專家指出,一般再感染病例與上一次感染時間間隔大約在一年左右。梁浩楠引述去年醫療報導曾出現的一起罕見病例,該病患在3周後再度感染冠病,所以其中也有個人體質等因素。
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古阿烈副教授指出,相較於疫情前新加坡每日約有兩人死於流感,單月54起死亡病例並不算高。早前在疫情最嚴峻時,有好幾個月有近300人死於冠病。
他希望,大家鼓勵並提醒身邊的人,尤其是感染弱勢群體,及時接種冠病和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