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提高公積金繳交收入頂限 加重僱主和員工負擔

國人退休後的存款是否充足,是議員們在辯論2023年財政預算聲明時,討論的另一個課題。有議員認為應該為國人準備應付退休生活做得更多,但也有議員表示,現階段提高公積金繳交收入頂限,時間點值得商榷。
為協助中等收入的公積金會員,在退休後能有更多儲蓄,財政部長在預算聲明中宣布,從今年開始到2026年,分階段把每月繳交公積金的收入頂限,從6000元提高到8000元,為退休儲蓄加碼。不過有議員指出,由於僱主需要為雇員繳付更多公積金,雇員領到手的現金也會因此減少,僱主和員工的負擔都會因此而加重。
東海岸集選區議員陳舜娘表示,「我的居民告訴我,這確實會影響他每月的實得工資,因為他也必須繳付更多公積金。居民也說員工的退休儲蓄的確會因此增加,但面對眼下不斷加劇的通脹壓力,這意味著員工每月可花費的現金將減少。」
碧山-大巴窯集選區議員安迪指出,公積金制度在1955年開始建立時,目的是協助國人擁屋,近年來則更關注個人退休存款計劃。他建議與其增加供款,不如調整公積金不同戶頭之間的比例配置。
「如果眼下焦點是更關注足夠退休儲蓄的問題,是否應該考慮調整不同公積金戶頭之間的配置百分比,將更大的份額分配到特別戶頭而非普通戶頭和保健儲蓄戶頭?只調整供款的配置而不要求增加供款,其中一個好處是能避免增加僱主以及雇員的財務負擔。」
安迪也想了解,在利率走高的大環境下,政府是否有意在接下來的季度檢討中,調整公積金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