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 2020 年 3 月中旬,世衛組織一直堅稱,「沒有證據」表明口罩有助於保護未患病的人。
在 Covid-19 大流行的初始階段,反對戴口罩的建議是基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當時的建議,並非出於對醫護人員口罩短缺的擔憂。
周二,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向議會解釋此事時說,當時對冠狀病毒還沒有清楚的了解。直到 2020 年 3 月中旬,世衛組織堅持認為,「沒有證據」表明口罩對保護未患病的人有用。
「一旦有關病毒如何傳播的證據變得更加清晰,我們就在 2020 年 4 月審查並改變了我們的口罩政策,」王先生在議會辯論新加坡應對 Covid-19 大流行的白皮書時說。
3 月 8 日發布的白皮書報道說,政府決定強制所有人在公共場合戴口罩,此前曾建議身體健康的人不要戴口罩,這被視為政策大轉彎。這「無疑影響了公眾對我們處理危機的信任和信心」。
王先生在回應 Gerald Giam 先生(阿裕尼集選區)時說,政府在不強制要求佩戴口罩的原因上「完全直截了當」,後者在周一表示,「真正的原因」是那些身體健康的人不鼓勵戴口罩原因是外科口罩供應不足。
Giam 先生說,2020 年 2 月,這裡的四名醫生髮表聲明,敦促每個人在公共場合戴口罩,即使身體健康。
這位工人黨議員還問,為什麼新加坡似乎沒有足夠的能力在國內生產口罩。
貿易和工業部長顏金勇回答說,由於在 Covid-19 爆發之前很少在臨床環境外戴口罩,因此國家庫存保持在滿足醫療保健部門需求的水平,這裡的公司在國外生產這些物品因為它更具成本效益。
當強制要求在公共場合戴口罩時,政府與合作夥伴合作,在全球範圍內採購口罩,並在這裡建立外科口罩的生產能力,第一批將於 2020 年 2 月準備就緒。
甘先生說,當地公司也挺身而出生產可重複使用的口罩。
他們還幫助確保該國有足夠的食品和其他必需品供應。政府與航運公司合作,部署船隻將食品供應運到這裡。
他補充說,PSA International 增加了倉儲能力,以確保有空間容納更多的必需品庫存,而連鎖超市則努力保持貨架庫存。
甘先生說,安全管理措施的定期變化給企業帶來了不確定性和干擾。但這位部長補充說,許多人將大流行視為加速數字化努力的機會,大約 93% 的中心地帶企業採用了電子支付解決方案——比大流行前增加了近 40%。
他說:「即使最嚴重的流行病已經過去,政府仍將繼續與企業合作,踏上這一轉型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