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推出亞洲首個人工智慧監管模式框架,為私人企業提供詳細的指導原則,釐清使用人工智慧科技時可如何應對一些關鍵的道德和監管問題。
據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公告,人工智慧監管模式框架是一份靈活的「動態文件」(living document),旨在隨著數碼經濟的快速變遷,以及企業的使用而不斷演變。
這個框架不是一套硬性條例,而是供企業使用的指導模式。「人工智慧科技還太新也未成熟,不適合落實強制性的條例,但推出新框架是與各方合作的好方式,以共同擬出監管人工智慧的原則。」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指出。
該框架主要在企業使用人工智慧過程的四個方面擬出道德指導原則及措施,分別為內部監管、人工智慧抉擇的風險管理、營運管理,以及消費者關係管理。
框架的兩個關鍵主導原則是協助企業確保以人工智慧做出的抉擇能有合乎解釋的依據、具透明度,並且對消費者公平;以及確保人工智慧的使用能以人為本。
資媒局說,這兩項原則有助建立起人們對人工智慧的信任及了解,也更認同人工智慧抉擇是以大眾利益為出發點。
資媒局與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心將開發一套測量指標,讓各國的監管機構用以鑑定企業是否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監管模式框架文件可通過www.pdpc.gov.sg/resources/model-ai-gov連結下載,企業可電郵[email protected]提供反饋。
(信息來源: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