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融資市場進入了真正的寒冬,一方面現有的資金方都非常謹慎,資金向頭部企業集中,而且新入場的基金日益減少。

(數據來源:CVSource)
因此,大部分的早期創業企業都陷入了融資難的問題,經常見了幾十、上百家投資機構,得到的結果都是「再看看」。
資本市場的資金緊縮跟整體經濟預期相關,2019年以來,鮮有對經濟樂觀的國家或者經濟體。全球的金融中心各自推出了系列政策,致力於提升流動性,把必要的資金導入企業,保持企業的良好經營,讓好的企業在寒冬能夠存活和茁壯成長。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去年的一系列政策中,推出了針對交易所的分級制度和改革,鼓勵民間機構承辦帶有融資和交易功能的交易平台。

(數據來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公告)
新加坡的一家融資服務平台Capbridge在去年獲得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批准,可以在新加坡設立小型交易所,幫助初創和中型企業在新加坡融資、交易股份。該交易所的平台稱為1exchange,旨在為公司提供便捷的融資和交易服務。目前在該平台申請掛牌,費用僅為每年5000元的新幣(摺合2萬人民幣)的上市年費。

Capbridge的前身是一個新加坡的眾籌平台,有多年的服務專業投資人和風險投資項目的經驗。Capbridge的團隊和新加坡銀行、星展銀行等銀行的私人銀行平台有合作關係,是其平台為早期項目實現融資的一個重要渠道。
Capbridge也獲得了新加坡交易所SGX的投資和戰略合作協議,並且就在SGX大廈辦公。

平均而言,Capbridge能夠幫助公司進行3百萬到5百萬新幣(1500萬到2500萬人民幣)的融資。在獲得了金融管理局的批覆之後,這些股份可以在旗下1exchange交易所進行流通,出售給更廣泛的專業投資人群體。
新加坡對於專業投資人的定義為2百萬新幣凈資產(含1百萬新幣的房產),或者過去12個月收入達到30萬新幣。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和新加坡證券法網站)
按照當地券商的估算,在新加坡約有超過20萬的專業投資人群體。Capbridge的CEO Johnson介紹,新加坡在對於專業投資人的判斷時,並不限制國籍和資產,在新加坡以外的符合標準的投資人則一樣可以在Capbridge和1exchange上投資和交易公司。
1exchange的靈活性得益於Capbridge常年和規範運營和在監管機構良好的信用。1exchange持有的牌照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RMO交易所牌照,在新加坡有較高的門檻。新加坡比較常見的針對一級市場的牌照是投資管理的RFMC,該牌照允許設立基金為不超過30個專業投資人士投資,一般最小金額在10萬新幣左右。RMO牌照則允許持牌機構面向新加坡所有20萬甚至全球範圍內更過的專業投資人提供交易撮合服務,單筆交易金額沒有限制,可以為數千元。

Capbridge和1exchange在過去已經為一系列的企業提供了融資服務,幫助企業成長,為投資人實現項目尋找、投資、回報和退出的閉環服務。目前,Capbridge希望把服務拓展到亞太更多的企業,包括中國的科技、消費、醫療和網際網路企業。
和傳統的交易所不同的是,1exchange能夠接受企業部分股權的上市掛牌交易(Partial Listing),即企業無需完成類似境外IPO之類的重組,僅需把部分股權轉移到SPV中,便可以實現交易和流通,模式上類似ADR。這一舉措為不少面臨重組問題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便利和新的融資渠道。
2000年初的時候,新加坡曾經積極的參與過中國境內企業的上市,先後有接近200家中國企業在新加坡融資上市。隨後,金融危機以及新加坡相對保守的政策和投資氛圍,錯失了中資網際網路企業的崛起的浪潮,香港、美國市場的中資IPO項目和金額保持了高速的增長,也成了中資企業的首選融資市場,並催生了美元基金的黃金時代。隨時目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經濟氛圍悲觀,新加坡通過積極的政策、金融專家的創新和熟悉中國企業的專家團隊的努力,能否分享到中國市場的發展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