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交所母公司堅持數字資產交易布局,新加坡房價大轉身 紐交所母公司堅持數字資產交易布局
比特幣交易平台Bakkt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母公司洲際交易所(ICE)的「登月計劃賭注」。這是NYSE主席以及ICE執行長Jeff Sprecher對Bakkt的評價。

儘管Bakkt的上線已經多次遭到延遲,但依然很有信心,認為他們對Bakkt的投入是值得的。
這就像是一場登月計劃賭注,其組織方式與ICE業務運作的方式完全不同。Bakkt有自己的辦公室和自己的管理團隊等。他們正在積極建設基礎設施,今年晚些時候就可以看到其上線。
據悉,Sprecher的ICE以及微軟、星巴克和BCG都是Bakkt的投資人,而Bakkt的執行長則是Sprecher的妻子Kelly Loeffler。由此可以看出Sprecher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從情感上都對Bakkt投入巨大。
Bakkt面向機構投資者的比特幣期貨交易原定於1月上線,但由於美國政府停擺而多次推遲。
Sprecher透露,目前ICE是Bakkt最大的投資人。不過,他計劃在未來進行多次融資。
ICE財務長Scott Hill表示,與Bakkt相關的指出在第一季度已經超過2000萬美元。根據第一季度的運營進展,我們在Bakkt的投資將產生2000萬到2500萬美元的費用。在接下來一年的時間裡,我們將對外公布Bakkt的進展和投資水平。
儘管加密貨幣寒冬仍未過去,Sprecher說,大型企業對這個即將到來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依然很感興趣。這一基礎設施已經吸引了非常多對此感興趣的公司:有些公司投資了Bakkt,有些公司則和Bakkt建立了合作關係以探索更多區塊鏈和數字資產新應用。我們已經和星巴克以及微軟建立合作。我們有很強大的零售基礎……我們希望將其引入這個生態,如果我們的成功完成布局,我們就能在這個生態中創造出一家非常有價值的公司。
Sprecher對於數字資產的未來很有信心,認為加密貨幣能夠在寒冬中生存下去。
儘管加密貨幣批評者都對比特幣恨之入骨,Sprecher卻指出,比特幣是衡量所有其他加密貨幣的標杆——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
比特幣一直在困境中,但卻存活了下來。你可能會認為有幾千種代幣都可能勝過比特幣,但比特幣依然能夠繼續存在,繁榮發展,並且吸引更多的注意。
新加坡房價大轉身

在近期利率上升和最新一輪的房地產調控作用下,新加坡的房價已經出現降溫跡象。
對比起一年前的房價上漲盛況,現在新加坡的房產市場似乎發生了180度的轉變。而房屋買家對新加坡銀行的抵押貸款需求亦現回落,這可能進一步拖累新加坡的房地產市場。
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數據顯示,2018年前11個月新加坡的房屋貸款增長放緩至1.9%,創下歷史新低,遠低於2017年的4.2%。有分析師預計今年新加坡的抵押貸款增長將保持在2%以下。
隨著新加坡信貸市場的增長放緩,其住宅價格亦可能加速下跌。新加坡住宅價格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現下滑,亦是近一年半以來首次下跌。2018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私人住宅價格下跌了0.1%,主要城區黃金地段的房價則下跌了1.5%。星展集團房地產分析師德拉科(Derek Tan)認為,今年新加坡的房價可能會下跌3%,而且新屋銷售額可能下跌20%。德拉科說:「住房供應激增、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及金融市場波動均令買家對房地產的需求下滑,預計2019年整體房地產市場前景將會走弱,不安和看跌情緒將抑制潛在買家的購房需求,他們更多會採取觀望態度。」
新加坡政府與房價鬥智斗勇
在一年前這個時候,新加坡的房地產市場還是一片火熱的盛況,房價季度增長強勁,房產供不應求, 2018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的房價平均上漲了3.9%,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大漲幅,隨之而來的二季度也漲了3.4%。新加坡央行行長曾警告稱:房地產市場已經「過度興奮」。
新加坡作為世界上房屋擁有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房屋擁有率超過85%。同時,新加坡也是印度尼西亞、韓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富人所熱衷的熱門投資地,國內外資金的大量流入新加坡也讓這個國家的房價長年位列全球前5。而實際上,新加坡政府與房價的「鬥智斗勇」早在9年前就開始了,期間也出現了無數次微調、中調,都是政策出台時房價就跌一下,然後繼續反彈。
新加坡近些年的房價一直處於飆升模式,在2009年中期到2013年的高峰期,新加坡房價漲幅超過60%。當時由於全球央行普遍實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新加坡央行也不例外,貨幣的貶值加之國內外投機性買盤激增,新加坡房價開啟了上升之路。
為維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和平衡,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降溫措施,從增加印花稅到下調銀行貸款比例等招數都用過了。雖然在政策剛出來時都能暫時遏制了房價上漲,但買房熱情總是很快就復燃並繼續推動房價上漲,讓之前的調控努力付諸東流。
這就迫使新加坡政府在2018年7月5日宣布採取了近十年來最嚴格的規定:將公民購買第二套房產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上調5%至12%;將公司的ABSD上調10%至25%;將外國人購買房產的ABSD上調5%至20%;開發商支需付ABSD 的5%等等。新加坡政府稱,這次調整旨在使房地產市場進一步降溫,防止房價與經濟的發展脫鉤。在利率不斷上升和住房供應充裕的情況下,提前管控可以避免房價往後出現嚴重的回調。
果然,在新加坡政府放了大招之後,人們的買房的熱情有所降溫,房價的調控成效再次顯現:去年第三季度新加坡的住宅價格就下滑了0.5%;部分區域的價格已經在下降;聖淘沙灣別墅區的部分住宅價格甚至從2011年的高點下跌了30%。
星展銀行CEO高博德(Piyush Gupta)也表示,新加坡政府去年7月份公布的最新房產限制政策,大幅削弱了抵押貸款的需求。星展銀行2018年在新加坡的抵押貸款營收只增長了不到25億新元(約18億美元),遠低於預期的40億新元。
儘管如此,抵押貸款業務的下降並不一定會削弱新加坡三大銀行的盈利,畢竟近期抵押貸款利率的上升亦會補充部分貸款業務的損失。據野村證券的分析數據顯示,星展銀行、新加坡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在過去三個月內將房屋貸款利率平均提高了20個基點,略高於2%,而且未來很可能會提升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