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給我的,和給別人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
這句在網際網路經常流傳的愛情雞湯,聽來傲嬌霸道,卻又帶點渴求愛人疼惜的粉紅氛圍。
說的是愛情,但放在新加坡人使用我國海、陸、空關卡的感受,說起來似乎也不怎麼違和。
事緣我國政府指出,儘管新加坡今年稍晚即將在海、陸、空邊境全面實施不分國籍皆可使用自動通關的舉措:
移民與關卡局還是會繼續保留專屬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使用的自動通關通道。

全面允許外國旅客使用自動通關係統後,當局仍會保留供國人使用的專屬通道。(聯合早報)差點以為「主場優勢」沒了
這則消息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畢竟還是和國人未來出入境的便利息息相關。
首先自然是通關時間。
無論出境或入境,任誰都希望通關程序能越快越好,但隨著新加坡將在今年下半年全面允許外國旅客自動通關,難免令人擔心,未來國人出國或回國,是不是就得和其他外國旅客一起排隊等通關?
所幸,從當局最新的宣布來看,國人未來仍可在專屬通道享受到比較快捷的服務。
至於另一個讓人在意的,就得說回本文開頭那種「想和別人有點不一樣」的感覺,大概有點像是:
「如果我通關走的,是和外國人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
簡單來說,就是所謂的「主場優勢」啦!
要知道,根據各國普遍狀況,在邊境區分本國人護照和外國人護照的通關通道仍是慣常做法。
新加坡人到別人家做客,多數情況也是得排到「全部護照(All passport)的指定通道,眼睜睜看著當地民眾以較快速度通關。
如果回到新加坡,卻又沒了新加坡人專屬得通道,那種「主場優勢」盡失的失落感,難免多少會有一些。
隨著政府今天做出承諾,眾人心中大石終於可以放下,新加坡人不必成為全球罕見,回到國門還得和外國旅客一起排隊等候通關的國民。
國家發展部兼內政部政務部長費紹爾副教授是在今天的國會針對宏茂橋集選區議員傑樂詢問時做出回應,強調移民與關卡局仍會保留相關專屬國人的自動通關通道。
不過,為了應付運作上的需求,相關讓新加坡人享有「主場優勢」的通關通道將根據現場狀況進行靈活調整,不會設定特定比例。

無論出國或回國,人們最怕遇到的便是通關通道排起了長長的人龍。(聯合早報)新加坡關卡逐步推動自動化
移民與關卡局早前宣布,新加坡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全面開放所有外國旅客使用自動通關係統通關。
他們不需要提前註冊登記,離境時也可以直接「無照」通關,連護照都不必掏出即可離開。
新加坡相信是全球第一個允許所有外國旅客這麼做的國家,也算是我國在數碼化進程中取得的小小成績。
為應付未來可能越來越多的出入境人次,在關卡擴大自動化規模有其必要。
移民與關卡局去年在新加坡各個關卡共添置了160個自動通關通道,今年預計還會再另外增加230個。
據官方統計,2023年共有超過1億9200萬人次的旅客在我國關卡通關,比2022年多出84%。

新加坡關卡的通關人次逐年上漲,其中和馬來西亞接壤的新柔長堤更是全球最繁忙的陸路邊境之一。(海峽時報)
此外,針對那些帶著年幼小孩的家長或輪椅使用者,當局也將逐步在所有海、陸、空關卡設立特別輔助通關通道(Special Assistance Lane)。
這類特別輔助通關通道將允許至多一家四口一起通關。
過去,家中有年幼孩子的家長和輪椅使用者必須到手動櫃檯由關卡人員協助通關。
有時,部分家長為了避開手動櫃檯較長的等候時間,會「硬硬」要求不擅操作自動通關係統的小孩嘗試自動通關,結果導致整支隊伍的通關節奏「卡住」,反倒造成其他通關者心中「嘖」聲連連。
未來隨著特別輔助通關通道普及,相信這類狀況可獲得一定改善。
出國旅遊,就怕的就是冗長的通關時間破壞了好心情。
希望當局這一系列自動化措施,能把旅人的通關煩惱減至最低,來客能賓至如歸,國人出遊和回國也能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