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未來或面臨三重氣候威脅 業者設法打造更環保建築

新加坡未來幾十年可能會面對更炎熱、更潮濕, 甚至更容易發生淹水的三重威脅。 建築業者因此面對更大的壓力, 以更聰明的方式, 打造更環保的建築。 除了協助人們降溫, 也能更好地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問題。
到了本世紀末,本地氣溫預計將上升5攝氏度,國大研究團隊目前在辦公室環境中,測試一種復合式概念,結合自然通風、吊扇和辦公桌上的定點冷卻設備,節能又能保持室溫。據國大團隊估計,這種方式比使用冷氣少一半左右的能耗。
國大建築環境系設計與工研究員兼博士生雷悅說:「減少冷氣的使用,我們才能減少建築能耗和碳排放。我們的策略是依據天氣和用戶的反饋,給員工提供一個舒適的、滿意的,並且實時動態變化的環境。」
新加坡綠色建築委員會也說,因應日益變暖的天氣,建築行業也認同本地必須改變建築方式。
新加坡綠色建築委員會會長李安誠說:「利用軟體查看建築物的朝向,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太陽熱的影響,以及如何利用季節性風向。然後建築中的城市綠化,這有助於降低室內和環境溫度。」
公用事業局也表示,正在進行規劃,將上限鎖定在海平面上升兩米。這將能協助應對海平面上升的短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