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人口不足600萬的彈丸小國,但卻有超過30家國際連鎖咖啡館品牌在這裡開設分店。最近,一家被稱為「瑞幸第二」的中國咖啡品牌庫迪咖啡(Cotti Coffee)也在城聯廣場(CityLink Mall)落戶,準備和其他競爭對手一決高下。新加坡咖啡館市場到底有什麼魅力,讓這麼多品牌趨之若鶩?

圖源:雅虎
新加坡消費者的咖啡偏好
根據一墨騰創投(Momentum Works)的研究,新加坡的現代咖啡市場規模約為2億8400萬美元,相當於每年消費8000萬至1億杯咖啡。雖然在東南亞各國中,新加坡的市場規模最小,但卻是人均消費最高的國家。
新加坡的消費者對咖啡的品質和口味有較高的要求,也願意為一杯好咖啡付出6到7新元的價格。同時,他們也對新鮮和創新的咖啡產品有較強的好奇心和嘗試欲,不斷尋求新的體驗和滿足。
這些特點,讓新加坡成為一個吸引國際咖啡品牌的市場。不僅如此,新加坡還有著良好的商業環境、法律制度和基礎設施,以及每年數以百萬計的旅客,為咖啡品牌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潛力。

圖源:雅虎
國際咖啡品牌的競爭策略
在新加坡,有著各式各樣的咖啡品牌,從本土的亞坤和土司工坊咖啡店(Toast Box Coffee House),到國際的星巴克和提姆霍頓(Tim Hortons),再到近年來湧入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Kopi Kenangan和庫迪咖啡(Cotti Coffee)等,這些品牌都有著各自的定位和優勢,試圖在新加坡咖啡館市場分一杯羹。

圖源:雅虎
其中,瑞幸咖啡是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這家被稱為「中國星巴克」的品牌,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財務醜聞和管理危機後,選擇了新加坡作為其首個海外市場。瑞幸咖啡的主要策略是通過低價和快速的服務,吸引消費者。它的大部分店面都是僅供外帶的,消費者需要通過手機App下單和付款,首次消費只要0.99元,而且兩分鐘就能拿到咖啡。第一次消費後,陸續都還有不同折扣瑞,讓消費者感覺物超所值。
新加坡咖啡協會執行董事陳興財受訪時說:「不只在新加坡,整個東南亞的精品咖啡市場都在擴大,越來越多精品咖啡館或著名連鎖咖啡館品牌都想進軍東南亞,新加坡是很好的跳板。」
新加坡人口雖不到600萬,每年還有大量旅客入境新加坡,「如果加上這些旅客,這個市場是相當可觀的」。
新加坡風險相對較低
第一次進軍海外市場,肯定希望成功,所以瑞幸選擇了一個它認為相對風險比較低的地方,這樣才能說服投資者和團隊,幫它開拓更多海外市場。
新加坡的經營成本非常高,包括租金、人力、物料等,這些成本會影響咖啡的定價和利潤,一杯生椰拿鐵的售價是中國的三倍,但是,它的整體技術和運營系統已「磨練」很久,而且瑞幸靠打折吸引消費者的策略,估計可以持續奏效。
通過手機下單和付款、僅供外帶以減少經營成本,並利用大數據預測消費者喜好,瑞幸的模式,也受到了其他一些咖啡品牌的效仿。

圖源:雅虎
從印尼起步的Flash Coffee和Kopi Kenangan,這兩家品牌都是利用科技和數據,提高運營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時也注重咖啡的品質和創新。Flash Coffee和Kopi Kenangan都在新加坡開設了幾家店面,但前者卻在今年全線倒閉,而後者卻獲得了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支持,成為東南亞首個科技賦能(tech-enabled)餐飲「獨角獸」。
進軍容易做大難 風投更謹慎
新加坡咖啡館市場的發展,也受到了風險投資的影響。在過去幾年,風險投資對咖啡館品牌的興趣很高,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香港富豪李嘉誠私人投資公司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等,都曾投資Kopi Kenangan,但近兩年卻逐漸冷卻。

根據睿勤(Preqin)提供的數據,今年截至11月,東南亞的咖啡館風險投資交易額只有3977萬美元,而去年是5518萬美元,2020年和2021年都超過了1億美元,這說明,風險投資對咖啡館品牌的選擇更為謹慎,也更看重品牌的差異化和可持續性。
在印尼已有800多家店的Kopi Kenangan,新加坡首家店於今年9月亮相,新加坡每家店的利潤比印尼少10%,那為什麼我們仍然要進入新加坡?
因為新加坡的定價更高,這裡每家店的營業額比印尼高很多從新加坡產生的盈利貢獻要高得多。今天底也將在星耀樟宜(Jewel)開設第四家店,計劃明年全島再開15家店。當然,公司也在考慮拓展到其他東南亞市場,以及印度和中東。

圖源:雅虎
新加坡咖啡館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不僅有國際品牌的挑戰,還有本土品牌的抗衡。本土品牌有著更深的市場洞察和消費者理解,也有著更強的忠誠度和認同感,一些本土精品咖啡館,如Cafe Cartisan,更是注重咖啡的品質和個性,為消費者提供不同的咖啡體驗,這些品牌,也給國際品牌帶來了不少壓力。
總之,新加坡咖啡館市場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市場,各個品牌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優勢,才能在這裡生存和發展。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也意味著更多的咖啡選擇和體驗,讓每一杯咖啡都有不同的故事和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