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新加坡,必須要了解這些「衣食住行」方面的習俗文化
自19世紀以來,新加坡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還是亞洲地區不可或缺的航空轉運站。儘管新加坡面積不大,卻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這裡猶如一個世界縮影,各個種族在此和睦相處,彼此包容。但你知道嗎,在這個多元化的國家裡,仍然存在著獨特的風俗文化。正如俗話所說入鄉隨俗,了解並尊重當地的風俗文化習慣,才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當地生活。今天,讓我們從衣食住行幾個方面來了解新加坡當地的風俗文化。
01 穿衣
由於新加坡常年如夏,完全沒有國內換季置衣的需要,幾套夏天的衣服一年到頭輪換地穿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另外一點就是新加坡人穿著還是比較隨便的。T恤+短褲或牛仔褲+涼鞋或運動鞋就可解決一切。

然而在工作場所,尤其是金融行業,大多數公司會有著裝要求,如男士需要襯衫+西褲+皮鞋,女士需要工作套裝。有些公司可能在星期五允許員工穿著稍微隨便一點,但是短褲和人字拖是絕對不允許的。在面試、開會或見顧客的時候,很多人會再搭上一條領帶或領結顯示尊重。

02 吃飯
對於新加坡人來說,「吃」是生活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由於新加坡華人的祖先主要來自中國的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因此當地的中餐主要以這些地區的菜肴為主,例如海南雞飯、釀豆腐、炒粿條、肉骨茶和福建面等。受當地馬來人的影響,新加坡的中餐也融入了一些馬來飲食特色,例如咖喱雞和咖喱魚頭,傾向於辛辣口味。




新加坡的馬來族和印族群體數量也十分龐大,這也提供了品嘗馬來菜和印度菜的絕佳機會。它們不僅保留了傳統風味,也有了新加坡的本土化改良。例如馬來沙爹、馬來炒飯、印度煎餅等,其中娘惹菜是中國菜與馬來菜結合出來的一個菜系,甜酸辛辣,滿滿香料,富含熱情而濃郁的東南亞風味。




新加坡有一種特色的「食閣文化」,這些食閣分布在各住宅區、商業中心、地鐵站和大型商場。每個食閣都設有多個攤位,提供各種不同的美食選擇,並提供公共桌椅供用餐。值得一提的是,每個食閣必定設有飲料攤位,這是因為新加坡常年高溫,人們通常會點一杯飲料來解暑。在食閣用餐相對經濟實惠,一頓飯通常只需3到6新幣。

03 住宿
剛到新加坡,大部分人都是先租房子的。出租的房子一般分為組屋、公寓和私人住宅。不管是租哪種類型的房屋,在租房時都一定要提防黑心房東。而保護自己利益的最佳方法就是仔細閱讀租房合約,以確保裡面的條例是公平合法的,如果看不懂可以不要著急簽或先提前找人諮詢。在租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衛生,以及保護屋內的硬體,這些都會涉及到退房時是否可以拿到全額押金。

而新加坡買房並不是絕對的「壓力山大」。「居者有其屋」計劃是建國總理李光耀,為了解決當年嚴重的屋荒問題提出的。現如今,該計劃幾乎幫助所有新加坡居民實現了安居夢。

04 出行
新加坡公共運輸系統非常發達。貫穿新加坡的東西地鐵線、南北地鐵線和新開通的東北地鐵線連接了新加坡各大區域,還有幾條輕軌地鐵線覆蓋了幾個地鐵沒有到達的地區。與地鐵系統相輔相成的是發達的公共汽車網絡,有跨越幾個區域的長途巴士,也有以各地鐵站為中心的市鎮內部的穿梭巴士。這個公交網絡足以高效地將你運達新加坡任何一個角落。

如果需要更快捷的服務,那就可以打車出行。新加坡的計程車被稱為德士,新加坡德士的計費規則比較複雜,不同公司,不同車型的起步價和計程費用都不一樣,車費中可能會包括電子道路收費(ERP)、尖峰時段、午夜時段、公共節假日的附加費用。除了傳統的招手停方式,打車APP比如Grab、ComfortDelgro(ZIG)、Go-Jek、TADA等也會被經常使用。

愛思教育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