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犯罪分子通過公眾使用的智慧型手機發動網絡襲擊,新加坡政府會與業界共同研發一個手機應用,協助新加坡人在維護個人隱私的同時能更好地防禦這類攻擊。
這是我國在第二份新加坡網絡安全策略列出的舉措之一。我國希望研發出這類可供終端用戶「即插即用」的網絡安全方案,為企業和國人打造更安全的網絡空間。
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星期二晚上(10月5日)為新加坡國際網絡周開幕式致辭時宣布推出這份由政府、私人領域和學術界共同制定的新加坡網絡安全策略。
2016年推出的第一份策略為我國網絡安全保障工作打下穩定的基礎。時隔五年後推出的第二份策略則涵蓋三大戰略重點:打造更安全的網絡空間、建立堅韌的基礎設施以及加強國際網安合作。
政府將通過提升國家網絡基礎設施等方式,為企業和公眾打造安全網絡空間。這包括與網絡服務供應商合作,確保本地網域使用安全擴展工具,為終端用戶提供多一層保護。
新加坡網絡安全局去年推出網安標籤計劃,協助消費者選購具備網安能力的產品。當局也在探討為軟體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制定類似標籤計劃,鼓勵業者研發出更安全的應用。
企業方面,政府會提供自助工具、具成本效益的網安方案以及面向中小企業的數據保護服務,協助更多公司提升網安水平。
政府五年前初次制定的網安策略,重點保障銀行與金融以及醫療保健等11個關鍵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CII)。一些CII以外的領域,下來也會成為我國保護的對象。網安局指出,雖然這些領域的系統或機構提供的不一定是必要服務,但遭受襲擊或干擾時同樣會對我國造成顯著影響。政府將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保護這些重要系統與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