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入「情網」,女郎奉上全部積蓄,加上貸款,結果痛失逾27萬元(約83萬令吉),無力償還下宣告破產。
根據《新明日報》報導,苦主陳小姐(38歲,化名)受訪時說,她今年6月份通過社交媒體IG上認識一位名為「李北枳」的男子,對方自稱在加拿大從事投資生意,事後對她展開積極的追求攻勢。

陳小姐(化名)誤墜愛情騙局,被騙超過27萬元(約83萬令吉)後,被迫申請破產。
這名男子每天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大約三周後,陳小姐就嘗試與對方交往。
「認識兩周後,他就開始遊說我投資虛擬貨幣,起初我投入500元(約1500令吉),數小時內就獲得回報,過後陸續投入更多資金。」
期間,雖然多次感到不安,陳小姐提出分手,對方就開始以各種甜言蜜語挽留。
「心軟後,我又繼續投資。我有朋友也是通過網絡認識到另一半,加上不曾接觸過類似案例,所以我沒察覺到自己上當。」
為加大投資,陳小姐除了向貸款公司借了3萬元(約6萬令吉)以外,也抵押馬來西亞的房子貸款,甚至向父母借錢,投入了所有錢,總共27萬元(約83萬令吉)。
「由於貸款過多,我只能申請銀行債務整合計劃(DCP),但不獲銀行批准,上個月已向當局申請破產。」
陳小姐說,由於要償還貸款,每個月扣除開支後,只剩下50元(約150令吉)可用。
「我身邊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不時會煮東西給我吃。我也問朋友是否有快過期的餅乾或乾糧,讓他們轉送給我。」
此外,親人也會郵寄日常用品給她,解決她生活上的困難。
墜入另一騙局
網上找到信貸公司,結果又墜入另一個騙局。
陳小姐說,早在7月份時,她看到回報豐厚,加上騙子不斷遊說,於是上網找了一家信貸公司。
「我通過Whatapps聯絡他們,說要借貸3萬元,對方卻以要開帳戶及註冊等名目,前後騙了我3萬元(約9萬令吉)。」
起初,她也沒有意識到是騙局,直到向親人借錢後,才及時被制止。
「我的『男友』還叮囑我必須去報警,說我已經上當。」
陳小姐說,父親事後發送一篇詐騙報道給她看,新聞中的男子竟與「男友」的頭像一樣。
「雖然當時已察覺到上當,但我已投入所有積蓄,為時已晚。我曾經直接問對方,但對方不願承認自己是騙子,態度也開始變得很不好,最終對方將我拉黑,結束了關係。」
萌生自殺念頭
一度萌生自殺念頭,女子重新振作,加入打擊詐騙的義工組織。
陳小姐說,過後她嘗試用別的帳戶去查看「前男友」的IG帳號,發現有兩名來自本地及香港的女子點贊他的貼文。
「當時我就立即通過信息,提醒這二人,對方是騙子,但有一名本地女子已匯了2萬9000元(約8萬9000令吉)過去。」
目前,陳小姐加入了打擊詐騙組織,一旦發現到這類騙徒後,都會將他們的資料發布到相關網站,及提交給警方或銀行,希望藉此減少受害者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