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吞象的典型,華人統治的新加坡,正在成為東南亞「首都」
說出來可能你不會相信,新加坡這個華人占比如此高的小國家,正在成為東南亞的「首都」,甚至將會主導東南亞地區未來的發展方向。

華人在新加坡總人口中占比高達74%,屬於小島國,其本質上遠遠不是看上去那樣簡單。
新加坡是一個經濟非常發達的現代化國家,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同時也是東南亞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還是東南亞華人占比最高的國家。

那麼新加坡這個國家在東南亞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地位呢?

一、新加坡為什麼能成為東南亞「首都」?
如果說中國是最古老的四大古國之一,那麼新加坡的成立就是華人和東南亞文明鬥爭與融合的結果。
要是用兩個字來描述新加坡,那麼只有「小」和「富」了。

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島國家,其整個國家的占地面積僅有728平方公里。
如同一個城市大小,這在中國可能還沒有一個縣大。

至於人口更是少,僅有600萬,但是創造的財富卻是讓世界都為之震驚的,人均GDP能夠達到5.9萬美元。
要是按照人民幣來算的話,新加坡的人均收入能達到每個月2.1萬元,這是中國人均收入的5倍之多。

新加坡的人均GDP甚至超過了一些已開發國家,穩居亞洲第一的位置,這其實也和它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聯繫。

新加坡位於馬來西亞的南部,靠近馬六甲海峽,是聯通亞洲和大洋洲的必經之路,也是東西方交往的要塞。
歐洲、西亞以及東亞等地想要節約運輸的成本,通常都會選擇經過馬六甲海峽,不僅便利,還能節約時間。

馬六甲海峽被稱做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
這也讓新加坡迅速成為了一個金融、運輸、商業和旅遊為主的國際性大都市。
新加坡的受到赤道低壓帶的控制,它的日溫差和年溫差總體變化不大,十分適宜居住,有著「花園城市」之稱。

新加坡將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發揮到極致,減少自己的短板帶來的弊端。
他們善於學習先進國家的理念,引進起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
為自己找到一條獨特的經濟發展道路,將新加坡推向世界經濟的前端。

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稀少雖然是新加坡發展過程中最大的缺點。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又何嘗不是其最大的優勢呢?
「船小好掉頭」說的正是新加坡這種地少人少國家,政府出台的最新政策總能及時有效地傳達到全國各地。

新加坡利用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加強經濟的發展,用和自己體積並不相符合的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的影響力帶領東南亞地區走向世界的板塊。
逐漸地,新加坡在現實意義上已經不再是東南亞地區的一個小國家,而是成為了其真正意義上的「首都」。

新加坡主要是由華人和馬來西亞人組成的,它的文化也是多元性的,以族群的形式並存於社會中。
其中最為主要的文化有兩種,一種是華人文化,也叫「娘惹文化」,另一種是英國文化,也叫殖民時期的遺留影響。

新加坡的人祖上大多是來自中國福建、廣東、海南等地區。
但是他們的後代並沒有經歷過中國的文化的薰陶和影響,所以還是屬於土生土長的南洋人。

這些新加坡人雖然在血統和中國人是一樣的,接受的傳統文化也類似。
但是長期的脫離祖國的發展腳步,形成屬於自己的體系,讓他們已經不再是純意義上的中國人了。

其中,娘惹文化中娘惹主要是指閩南華人和馬來西亞人的共同後代。
也被大家稱為東南亞華人,這也是馬來西亞人對南洋土生華人的稱呼。
曾經紅極一時的《小娘惹》就是在新加坡主持拍攝的,這一度在中國地區受到歡迎,也讓大家對新加坡有了更新的認識。

而另一種英國文化是由於新加坡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受到英國統治時期長達130多年。
而在這期間,英國實施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立法制度都為新加坡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基礎。

如果說娘惹文化是新加坡文化的內在形式,是其基因的存在。
那麼英國文化則是新加坡文化的外在體現,不論是政治還是經濟都充分體現了英國特色。

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也在很多重要的場合表示:
「新加坡人不是中國人,也不是馬來西亞人,它只是新加坡人,屬於獨立的存在」。

但是新加坡和中國的聯繫比較密切,新加坡有好多的華人,在中國也有很多的新加坡人。
比如知名歌手林俊傑、孫燕姿、蔡健雅,陳潔儀還有鞏俐等,他們都是新加坡人,但是長期在我國發展著。

所以新加坡和中國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

二、新加坡與中國的到底存在什麼樣的關係
新加坡在地理位置上雖然與中國相差很遠,但是其中的聯繫確實相當的緊密。
這個可以追溯到兩個世紀前,當時的中國經濟並不是很好。

所以很多人為了有更好的生活條件選擇遠走到東南亞去發展,甚至定居,後代也陸續轉移到此。
在明清時期,新加坡就被人稱為「淡馬錫」。
當時由於朝廷繁重的賦稅,許多人為了改變生活條件,迫不得已到東南亞生活。

這種移民人數是非常龐大的,而新加坡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場地,這次的活動也被稱為「下南洋」。
逐漸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華人群體,他們當時受到來自中國的貿易和投資,許多中國人在當地進行商業活動。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當地的馬來西亞人和印度人共同合作經營。
形成了一定的社交圈子,對當地的經濟也帶來了巨大的發展。
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英國等西方國家受到工業革命的推動,逐漸發展成了殖民國家。

新加坡處於馬來西亞的重要關卡,受到多個殖民國家的關注,強國都想將他占有為自己的地盤。
在英國主宰新加披之前,它就曾經受到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的殖民,每個殖民者都充分的利用了港口的優勢。
因此,在英國殖民前新加坡已經稱為貿易發達的港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