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示威持續升溫,如今竟燒到了中資工廠,將近十多家工廠遭到縱火和打砸。
自當地時間3月14日下午開始至傍晚,緬甸仰光多個工業區的十多家工廠遭遇縱火和打砸,涉及企業多數為中資企業或中緬合資企業,其中以服裝加工廠、服裝輔料廠和配套設備廠為主。
縱火者大多騎著摩托車,帶有鐵棍、斧子和汽油桶,衝進工廠以後先是打砸和恐嚇工廠值班人員,之後便開始縱火。目前,尚無法確定縱火者身份。

此外,根據路透社報導,鎮壓行動至少導致22名反政變抗議者喪生。
在緬甸示威中,中國向來被暗指傾向軍方,緬甸示威領導人Ei Thinzar Maung更曾在社交網絡平台公開表明,
「若想要安穩地在緬甸經商,就要尊重緬甸人民。為哈林塔亞(Hlaingthaya)加油,我們以你為榮。」
因此,此次中資工廠遭到破壞和縱火,不少人均懷疑是示威者所為,不過一些緬甸民眾也站出來抗議,指著一切都是由緬甸軍方暗箱操作。



01. 緬甸軍方的惡劣行為?
3月14日下午,緬甸仰光萊達雅工業區多家中資工廠遭不法分子打砸搶燒,多名中方人員受傷,有員工一度被困。
從新加坡《亞洲新聞台》留言里可以看到,部分本地網民認為,這一切很可能是由軍方暗箱操作,故意誣陷示威者。

「當地報道有關中資工廠被惡意縱火是由在射殺平民時軍警所引起。」
「中資工廠遭縱火是軍方所為,我有照片為證據。」
「軍人假扮是平民,然後在中資工廠縱火,甚至射殺一些正在撲滅火勢的平民。」
甚至在留言區內收到了威脅要燒新加坡工廠的惡意留言。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向記者證實,截至15日中午,14日發生的緬甸仰光萊達雅工業區發生多家中資工廠遭不法分子打砸事件共造成32家中資工廠受損,兩名中國員工受傷,無人死亡。
據不完全統計,財產損失2.4億人民幣。
02. 中方回應是否撤僑?
3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在緬中資企業遭不法分子打砸搶事件提問。
趙立堅表示,關於緬甸局勢,我們希望緬甸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從緬甸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通過對話協商,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解決矛盾分歧,繼續推進國內民主轉型進程。
當務之急,是防止發生新的衝突,儘快實現局勢降溫。

中國駐緬甸使館也第一時間同緬甸中國企業商會和相關企業取得聯繫,迅速要求當地警方採取有力措施,保障中資企業及人員安全。使館還再次向中國在緬企業和人員發出安全提示。

中國對緬友好政策面向全體緬甸人民,中緬經貿合作始終基於互利共贏原則,尤其注重惠及緬當地民眾。
此次受害的絕大多數企業來自紡織製衣行業,中方企業在這個領域的投資為緬甸創造近40萬個就業機會。不法分子的行為同樣損害緬甸民眾的利益。
這次打砸搶燒事件性質十分惡劣。
中方要求緬方採取進一步有效措施,制止一切暴力行為,依法查處相關肇事者,確保在緬中國企業和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我們呼籲緬甸民眾合法表達訴求,不被煽動和利用,破壞中緬友好合作。

截止本文推送前,沒有團體宣稱對工廠起火負責。
但此次事件已導致多名中方人員受傷。
一位受傷的大哥被簡單處理了一下傷口,就趕緊擺著手說:
「我沒事,快去看看廠子怎麼樣了?」

還有這位頭部受傷的大哥,看著被砸毀的廠房,眼中滿是痛楚。

緬甸這場突然發生的軍事政變,引發了舉國亂局。
相信很多朋友的反應都一樣:很痛心,很擔心,很憤怒。
痛心,緬甸局勢竟惡化至此。
擔心,是為160萬在緬的中國同胞。
憤怒,竟有人對中資企業下黑手。

魯同是一位在緬經營多年的商務人士,他告訴《環球時報》的記者,自己就住在萊達雅工業區內,距離事發地點只有一兩公里,「今天下午,我在小區門口就能看到濃煙滾滾。」
他表示,當前在仰光的中國人「還是挺提心弔膽的」,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上述不具名的從業者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駐緬使館領僑處和經商處已經與所有受害的企業組建了一個微信緊急聯絡群,以統計所有受害企業的實際情況。
但他同時認為,當地警方應對此事「效果不大」,因為「這時候仰光當地警方根本管不過來」。

淋漓鮮血殷鑑不遠,人心險惡超乎想像。
生在和平年代,現在,我們期待緬甸能擺正立場,妥善解決問題!
相信每一位華人都在渴望和平互促,共同發展!